70、急慢性咽痛的调治

您们好!迫不得已打扰了!小儿刚诊断为急性喉炎支气管炎,俗称锁喉风,很凶险!不想住院打针。请问有无好的中药?金银花可以吗?

答,急火攻喉,最快速的外治法是大拇指上少商穴放血,手太阳肺经穴也,肺通过咽喉鼻子通于天气,又为百脉所朝之处,而且是娇脏,如华盖在五脏之巅,火热之气一下子就燎烧上来,这时刺络放血,热随血去,阳随阴降。

对于急性咽痛的泡茶方有好多,金银花配甘草、桔梗,是普通的利咽茶,顽固的疼痛,有一种地方草药叫灯笼草,广东南方挺多的,就像一个个小灯笼,是喉部热痛的特效药,还有我们讲《药性赋》时提到射干、马勃、山豆根,射干疗咽痹而消痈毒,吃过后咽喉凉凉的,特能引药入咽,山豆根非常苦,火毒急甚,可以用于败毒,过用则伤胃,去年有个孩子咽喉痛,吃了各种含片,治咽药,七八天了,还痛得吃不下饭,一问七八天,大便都没怎么来,马上叫他用大黄、甘草泡水,大便一通,咽痛就好了,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脏毒还腑,通过用大黄泄腑热来撤脏毒,令脏邪还腑,使阳随阴降,咽喉部的热火,随着大便被降下来,这叫釜底抽薪之法。

总之,咽喉痛急性的以治火或治风为主,慢性的以治湿跟治虚和郁为主。

7、服寒凉药注意三点,降浮躁之气有三招

我舌尖红,喉咙感觉有痰,吐出来是白的,可以泡点黄连水喝不?

答,舌红痰黄,如果配上脉又是数而有力,舌脉证都是一派火热治象,只要用点寒凉之药,方向都没有错,或大黄泡水,或采些新鲜的马齿苋,或吃几片上清丸解毒片,中病即止,都有好处。如果尿又黄赤,口臭,你再用降火的同时加点利尿的药,火热消得更快,比如清心利小便的竹叶,清肝肺利尿的车前草。

懂得把下窍打开,比如膀胱跟大肠,火热就会源源不断下来,但所有热火证啊的病人,在服寒凉药时都要注意三点。

第一,少吃荤多吃素,素菜蔬菜本身就疏通降火,肉容易生痰火。

第二,少熬夜,熬夜伤阴,阴虚火旺,早睡养阴,阴充血足火消。

第三,戒急躁,俗话说急火攻心,又说心急如焚,越是着急,火气越是往头上咽喉攻冲,心胸中像沸腾的开水那样,不能停下来,中医讲心主火,你的心如果都是烧火棒,都是在争贪搅扰,你吃再多的药也消不了火啊,永远也去不了炎啊!

降得浮躁之气定,那么人人都会少生病,这是大难题,说来轻巧做来难,怎么做?有三招,三招叫你急火变缓,焦虑变平和,哪三招呢?

第一招,吃饭要缓,嚼三下五下吞下去的,你拉到五下十五下。

第二招,讲话要缓,人贵语迟,一口气讲三句话的,改为一句。气没吸饱满,别急着讲下一句,像打机关枪那样讲话的,变成打步枪那样,每吐字完毕后,都换一下子弹,那么你的子弹你的中气啊,就没那么容易用光泄底,你也会深思熟虑讲话的深度在身体里。

第三招,走路要缓,任凭他风吹浪打,恰似闲庭信步,走路急躁并不好,慌忙不济,安详头地,慌忙的人一生不济,安详的人才能出人头地。

72、喝水的讲究

古书上不是说不渴不饮吗,徐文兵谈《黄帝内经》也有说到不渴不饮,但老师为何说要多喝水呢?喝水到底有啥讲究?谢谢老师!

答,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人经常处于生气或思虑状态,他有两种表现,一种身体自救功能还好,它就会暴饮暴食,意图通过外面的物质来填补自己的内耗。填补不了,身体转化不过来,三高五高就过来了,老师常讲盈久必衰,每个病象高亢后,最后会衰落下来,就如风筝放得越高,线一断最后掉得越低。

人也是这样,越急躁越容易受伤,受伤是提醒你要放慢,唯慢才能安,唯安才能够久。

所以暴饮暴食过后,这人肚子大了,身体堵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茶饭不思,厌食,拼命想通过各种调料,刺激自己的味觉,不咸不油,味不重的吃不下,白开水也喝不出甜味,当一个人不喜欢喝白开水了,他身体已经开始出问题了。

特别是长期郁闷思虑过度的,他身体急伤后,化水功能减退,根本不怎么想要喝水,甚至一喝水尿就多,《黄帝内经》叫脾虚则九窍不利,所以这些郁闷思虑的人,有个成语怎么形容他们,叫茶饭不思,结果他们连喝水的欲望都慢慢变没有了。

那该怎么办呢?一天如果没有一定的温开水,身体是很难一气周流好的,可身体它又不怎么化得了水怎么办?特别是舌头伸出来,舌苔水滑的更不能化水。

这时用些苍术泡茶,或服用一些五苓散化水良方,甚至用姜枣茶,提高脾胃运化,脾主湿,脾胃功能加强,水湿就会被炼化,但是靠药物不如靠运动,我们自己都体验到,运动跟没运动对饮食完全是两种状态,我们三餐前有三次出坡,出坡就是下饭菜,出坡就是化水丹,有了出坡学员回来啊,看谁煮的饭菜都好吃,多吃一碗半碗都觉得不好吃,没了出坡多喝了两杯水都喝不下。

看来人喝水也要靠福,没习劳苦付出,就是没福了,多杯水,多个鸡蛋,多瓶牛奶,都休想喝下,不吃还好,吃了还心烦懊恼,这叫无福消受。

所以古代那些大德智慧长者,认识到这点,就给自己定规矩,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我们应该量出为入,你付出多少就吃多少,你今天没怎么付出,就咸菜萝卜一碗饭,人能够这样养生啊,很快就没那么多疾病的担忧了。

还有一点,在大道场的饭里头一般会写着的,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收。

又讲如有菩萨胸怀,黄金可化,若无笑佛肚量,滴水难消。

这个胸怀肚量变小了,消化能力会减退的,那么你吃半杯水一杯水都不对,你渴了喝水,不渴喝水都不对,你如果胸怀肚量变大了,喝三杯水五杯水对,一天八杯水也没错。

渴了喝没渴喝都对,所以饮食之道,道最后不再相上用功,而在心上下手。

73、助人为乐,求人气短

人生在世,对于友情、亲情、爱情的轻重该如何正确的把握,有的时候分离会非常的痛苦,人正因为有感情才与众不同不是吗?!不看重感觉自己不尽人情,但是把感情看得太重,执著于感情,又会让自己非常痛苦。如何用道家的思想来指导我们这方面的实践呢?或者一些为人处世上的实践,谢谢老师!

答,人情事理大学问,每个人都要过人情事理这一关,分为对人、对己,还有做事业。

道家的《道德经》上面提出了为人处世的三宝。

老子讲,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待人要仁慈,自己生活啊俭朴过得去就行,创业学习啊永远不要争第一,但也永远也不要放松努力,不争第一他就不会傲,不傲他就不倒。

永远不停止努力,他就不会退,精进不退,就没有失败,一个人会觉得人情事理是负担压力,因为他只想到自己,想到自己,苦恼跟抑郁从来都不会减少。

欲断烦恼须无我,人不到无我的境地,跟任何人交流啊都有烦恼,甚至自处都会起烦恼,人只要没办法跟周围人很好相处,他的脏腑就不会和谐。

有其外相必有内因,而跟周围人相处的秘诀,就两个字——利他,在《易经》上面叫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用俗话讲积善就是帮人,用文雅一点的字眼就叫做利他。

利他是天地间第一等学问,一个人利他从哪里练起?从家里,如果他利益不到家人,说要利益到天下,这都是假的,都是欲望跟功高我慢在作怪,好像这个山头啊泉水都没法把山中的草木滋润,说这泉水能流到天下去滋润大江南北,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经典讲,近处未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所以这些人情事理都是一张张考卷,考不过的话永远在复读,永远没有拿到毕业证,考过的标准是你利他了吗?去私去了多少?

包括做事业也是这样,智然老师在开了凡班的时候,在北京图书大厦,有个销售员听完课后,战战兢兢上来问说,老师我很内向,胆子太小,跟人相处不好,一说话我就脸红心慌,准备好的草稿,通通说不出来,本来想讨好人家的,人家听了还不高兴。每次打电话给客户,我就纠结,一怕拒绝,二怕完成不了业务,你能不能够帮我啊?

智然老师哈哈大笑说,现在你把脸转过去,看看底下这些学员,有谁你能帮到的?

这销售员看了好一会儿,转过头来,摇摇头说,老师没有谁需要帮忙的。

智然老师说,不要急,多看一会。

销售员又看了一下,看到两个人在聊天,大家想要对方电话号码,却一时没有纸笔。

智然老师说,还不赶快过去。

这销售员马上拿着纸笔过去,递给人家,而且跟人家有说有笑,交谈甚欢,从来没有感到跟陌生人讲话,可以这么亲切随和,而且口才也超长发挥。

智然老师看他满脸笑容回来,便说,你跟他们讲话紧张吗?

销售员说,不紧张。

脸红吗?不脸红。

心慌吗?不心慌。

为什么你见客户会脸红心慌紧张?因为你在求人,为什么你拿笔纸过去会淡定快乐,充满笑容?因为你在帮人。

助人为乐,人一动利他念头帮人时,信心马上充满,为何很多销售员会没气,会脸红心慌疲累。

余老师跟我们讲,现在人的抑郁啊,八九成都有气虚,《黄帝内经》讲,膻中者,喜乐出焉,膻中没气,喜乐不起来。就像瘪气的轮胎一样,皱巴巴,行动艰难,所以人气虚后,行动力大为减退,积极不起来,做任何事情阻力大,而且容易搅糊了,弄糟糕了,那为何会气虚,民间老话大学问,大家读懂一两句老话,一生行之,绝不缺乏智慧,绝对教子有方,世代忠良。这一句就有效果,这一句叫求人气短。

人只要动了一念求人的念头,马上觉得自己气短了,如果再动了偷人的念头,像小偷一样,气就衰了,那样子就像过街老鼠,恐则气下,一派衰相,如果再动了害人的念头,那就更惨,没气了,求人气短,偷人气衰,害人气绝,这在《易经》上就叫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人就活那么一口气,天地间最上乘养气的学问在哪里,怎样养浩然正气?一秒钟大家就可以学会,那就是利他,不断地利他。

求人气短,帮人气长,气短命断,气长命长,人在求人的时候,就会脸红心慌紧张,人在帮人的时候,会阳光积极淡定快乐。

两种命运啊,我们选哪一种呢?人生就这两种命运,没有第三种,基本上九成以上的人都选择竞争贪求,所以这时代有三大不够用,医院、医生跟药物。

我们这时代这三样比任何时代都要多,为何?因为我们这时代,人心外求贪求占有,甚至祈求比任何时代的人都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天天求人天天气短,这样你吃再多营养,运动锻炼再好,念头上没有转过来,通通功德像装在漏斗里一样,漏光光,一滴不剩,人之所以会苦,是因为这点没有觉悟。

所以这销售员豁然大悟,带着利他之心去销售,整个命运格局气象都转变过来,现在为什么很多人还迷信风水算命术数?因为他没有学到这心法,学到了这心法,马上能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不断充满能量,因为没有内求,没有利他,所以人生才那么苦。

74、女人更年期如何调理身体?

请问老师,我今年48岁,正处于更年期,经水不断,连续有半个月,晚上睡觉还经常出汗,人也比较疲劳,我该怎样去调理自己的身体?非常感谢!

答,更年期的杂症很多,但总的都离不开焦虑、抑郁跟恐惧这三种常见的负面情绪。

第一焦虑,人就会像热锅上的蚂蚁,很容易心慌汗出,浑身烘热,这时枣仁、合欢皮、夜交藤、百合、知母、大枣、浮小麦、炙甘草,这些常用的缓急安神之品,能够让紧张的神经放松,再不然,最快速的办法,你直接赤脚去跑山,要积极起来,跑时啥都别想,焦虑很快化解,如果下次还焦虑,再坚持跑,《阿甘正传》多看,如果你喜欢看电影的话,看看一个心思单纯,却坚持锻炼的人,是如何获得幸福人生的。

第二抑郁,抑郁就是不开心,气机不通畅,郁在那里,好像花骨朵没开放,又好像绳索捆绑,这时要疏肝解郁,柴胡、香附、川芎、郁金、玫瑰花、枳壳、桔梗、木香,这些快气达郁之品,能够迅速将气机对流起来。

再不然用些风药宣风通气,利用风药解郁,能解除更年期脾气大,烦躁,情绪不稳定等杂症。

但是杀灭敌人不是高手,把敌人变为我军力量,才显手段,这些不良的情绪,也含有很大的能量,如果能够转为正能量去利他,那不得了,就像核弹可以爆炸,也可以发电。

你如果跟别人较劲对立,斗争,那就是在引发身体能量的核弹,把身体都炸郁了,如果你用这身体更年期的能量去服务大众,那就是去发电,发电你就有电,炸别人你就会遭到别人炸,所以转念很重要,要转私念为利他之念,这是抑郁症的终极出路,没有一个利他的人会抑郁焦虑的。

人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宁愿伤了自己千金之体,也不愿意稍微花一点点力气去帮人助人,《小儿语》上讲,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

人若不遭天祸,施舍能废几文,这利他是天地间第一学问,利他免除病灾,身心愉悦,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重要的。

第三恐惧,人年老后肾气虚,肾虚则恐,所以更年期容易担心害怕尿频,人之所以会恐惧,一跟生理状态气虚有关,像党参、黄芪这些益气之品,熟地、当归这些补精血之物,让精充气满,就不容易害怕,另外还跟心理有关,私心越重的人,越患得患失,越容易恐慌。

欲断烦恼须无我,有个我执在那里,你就会害怕,没有我要贪求的东西,怎么会担忧恐慌,人如何得到豁达,古语告诉我们,无求心安,有求不安。

所以读书人最高品质,志在圣贤,人到无求品自高。你有所求了,才会担心,有求皆苦啊!更年期已经提醒你年老了,体力衰了,要戒之在得,人生最后一张考卷,得失关,得失关过不了,临终都好不了病,都逍遥不了,人生最好逍遥散,但药逍遥,人不逍遥,何逍遥之有?

75、求医问药者多,是因为老者不教幼者不学

怎么感觉你们在变相宣传释教?

答,儒家的仁爱和平,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慈悲喜舍,这都是当世所需,只要能把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品德,传播到千家万户去,那么换一种说法,权且方便又何妨呢?

现在修学拜佛的人啊,也没有求医问药的人那么多,家家有病人,户户有药物,这是为何呢?两个原因,一个是老者不教,一个是幼者不学。

经典上讲有五不祥,其中老者不教,幼者不学,是俗之不祥,俗世不吉祥,问题出现在哪里?孔夫子很担忧说,学之不讲,丘之罪也。就是说出来讲这些圣贤之道的人越来越少,所以社会问题越来越多。

那么老人讲什么呢?古代的老人,他都会看增广贤文,虽然没怎么特别读多少书,但我们爷爷那一代啊,可以明显看到他们时常拿着通书,这通书上面有老黄历,还有《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三字经》跟《千字文》,这四样蒙学经典,是最常见于通书的。

老人家时时刻刻会讲这些蒙学经典的老话来提醒儿孙,就像小时候爷爷就讲,你要多学,男儿百艺不压身,看到我们读书不用心时,便说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现在为何孩子教不好?没有用圣贤之道,直接打骂就上,在打骂之前一定先要训导跟讲理,孩子犯错,父母没把道理讲明白是父母的错,讲明白后孩子屡屡还犯,那就是孩子的过失。

现在的家庭大都不要这些蒙学经典,所以孩子启蒙教育都丢失了,古籍上讲,蒙以养正,圣功也。用启蒙经典,可以养孩子浩然正气,这可是什么功劳都比不上的啊!

没有任何一种成就能够弥补孩童时期,丧失启蒙教育这么大的损失啊!所以我们做蒙学早课啊,用意就在这里,让大家都来启蒙开智,说好中国老话,做好中国有正气的人。

像《千字文》,它就是识字的,《三字经》是明理的,《朱子家训》是持家治家的,《增广贤文》是处事待人的,这里面的蒙学智慧谁不需要?谁都需要。

但是你直接印这些书给大家看,大家看不下去,但是如果以讲病劝病的方式,让大家明白,通过这些书籍,端正了这些观念,能端正身体,改变了坏习气,能改变疾病,那大家都乐意来学,欢喜来学,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所以没有一个时代有像这个时代那样,用医药度人那么方便的。

76、高血压的调治

非常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的回信!虽然已是病过之后了,可这番解答,充滿善意和友爱,再一次深刻地感动了我。在冷漠居多、金钱至上的大环境中,这温暖利他的行行字字就是治愈心灵的良药。谢谢你们!

老师,您好!四十岁血压高,肾亏,失眠严重,怎么调理?

答,血压高好多人认为用平肝降压药,龙骨、牡蛎、磁石,不断地加剂量,为何只能降一时,不能降长久,因为药物控制不了情绪,心灵的疏导,才能够减轻疾苦。

所以治疗高血压,伴随焦虑失眠的病人,我们常会用到普通的柴胡温胆汤,逍遥散,越鞠丸,这些方子在调节情绪方面,非常擅长。

情绪疏达了,压力就减轻,还有所有高血压的病人,都要与人为善,跟别人相处紧张了,内压就会增高,所以跟别人一分相处不好,身体压抑就有一分,去除了压抑,也就去除了疾病,郝万山老师曾经给一个顽固痛症,压抑暴躁的人写了一句话,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

这病人先是很奇怪,医生开药就是了,写这些字干什么呢?

这病人不解,问,你给我开补肾的药,治心脏病的药就好了?

郝老师只是开普通的疏肝解郁,通络安神的中药,这病人服了七剂药效果平平,每当病痛的时候,他就想起郝老师这句话,还真是这回事,跟别人较量斗狠时,脚就痛,压力就大,就烦躁失眠。

后来一跟别人较劲,就马上把话收回来,咽下去,这叫时时要观心,事事才顺心,居然挺管用,不用吃药,身体也好了。

这病人又特别去门诊部找郝老师说,我要感谢你,我的病彻底好了,不是你的药治好的,而是你的话治好的。

所以会听话的人不会得恶病,会讲话的人,能够用良言善语替人疗伤。

77、长途货车司机的职业病调治法

师兄你们好,有个亲戚生病了,你们有空时麻烦看一下,给点指点帮助。

一男,30多岁,长途货车司机。在肛门里面一点长包块,之前也反复几次,医院做的切开引流,里面是脓液。现在又长一个包块了,硬硬的,不影响排便。麻烦各位师兄师姐帮帮忙。

答,长途货车司机,有几个常见病,第一颈椎病,第二腰椎病,第三痔疮湿疹,为何?疲劳驾驶加久坐伤肉,然后饮食上面又饥一顿饱一顿,有时车上吃,有时饭馆吃,累了困了饿了就暴饮暴食,所以身体很容易因虚留积。

这时要长期用通肠化积之药,配合托补正气,保持二便顺畅,那么痈疮肿毒就会逐渐瘪下去收小,所以要少吃荤,多吃素,少吃油腻,多吃青菜,少吃饱胀,多吃七分饱。

病非一日得之,去之非短期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这些疮肿,我们要分三个阶段来治。

第一阶段,解毒退火。令疮肿热炽的气焰退下来,比如仙方败毒饮,五味消毒饮等。

第二阶段,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所有疮肿都是气滞血瘀的产物,要把气搞通,血搞活,不能呆坐久坐,在服行气活血药的基础上,再配合运动疗法,那些疮肿包块就会慢慢地像刮锈垢那样慢慢刮掉了。

第三阶段,补益之法,让正气充足,赶邪外出,所以这后期调理也很重要,有些初起的痔疮要用乙字汤,而慢性久病的,常要用补中益气汤,一虚一实之间,都要运用好时机,总之人腿脚越来越轻松,就是身体向好的征兆,如果人越来越沉重疲累,那就说明身体没有向好的方面转变。

78、小孩饮食过度伤脾胃

老师,您好!我是刚才十个月女孩的妈妈,我想把孩子的大概情况给您介绍一下,有助于您分析:小孩一直吃奶粉和米粉,还吃些米汤和挂面。最近天冷了,她不让把尿,我嫌她总尿裤子,戴尿不湿有点多,可是发现她屁股红了后就没再用过。有十多天了。

老师好!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我十个月的女儿,外阴和阴蒂有点红,有点黏,找了个中医说是小肠有火引起的,让吃三黄片,考虑到孩子小,不想吃药,大夫就让喝竹叶水。可是两天了,症状没有减轻,又流口水了。想请教您,有什么好的办法?

答,现在的孩子虽然能饱食足衣,却有些可怜,可怜在哪里?可怜在饮食过度,吃的时候快乐,那只是快乐一时,吃撑了,伤了脾胃却痛苦,生病了,那都是在折腾。

所以与其病后能服药,不如病前多预防,怎么预防,我们山里都知道,给小菜苗浇肥啊,要薄薄地浇,薄施多次才是养菜之道,同样养孩子也是这样,要薄养,不能浓养,浓养就麻烦了,浓养是养欲望,薄养是养精神,养欲望,欲望背后就是疾病,养精神,精神充足后就是寿康。

现在有好多孩子,喝牛奶,吃进口奶粉,营养是很丰富,但父母不知道膏粱厚味足生大疔的道理,越是丰富的饮食越危险,越是清淡平常的饮食越安全。

父母都怕孩子冻着饿着,把孩子当成温室的花朵来养,花盆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温室里生长不出耐寒红梅,所以对孩子娇生惯养,这种无知的爱就是伤害。

道理是这样的,但很多父母照样还是没办法,为什么?因为自己没有彪悍起来,就像同样给孩子哺乳,以前在皇宫里为何要选择会干粗活的奶妈给皇子哺乳,因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经过这三不怕的习练后,人的奶水血液啊,都更有抵抗力,更有营养。

所以强悍的父母,健壮不怕苦的父母,就不会养出娇柔的孩子,要孩子不成为温室中花朵,父母首先要耐得劳,要耐得苦,要用这种气概去引领孩子成长。

79、元旦开班消息

老师,您们元旦还开班吗?

敢问骆师兄的            他父亲看了后很生气,就要打他,这富家子在恐惧不安之下,浑身慢慢僵紧,身体长出包块,久而久之,形同僵尸,诸医乏效,坐以待毙。

这时请到徐灵胎,徐灵胎看了后,笑笑说,我有办法。

于是暗中用萝卜籽制成药粉,叫这病人服用,服用一段时间后,浑身痰核纷纷解消,周身僵硬变柔软,饮食也渐渐恢复,居然死里逃生。

而富家就设宴请徐灵胎,并且请教其中治法要妙,徐灵胎说,不过就是几包萝卜籽而已。

用千金治不好的病,不用什么钱财把他治好了,看来人的见识值千金,为何这富家子弟浑身会长这痰核,形如僵尸呢?

一是肥甘厚腻,有了痰湿的物质基础,二是被父亲斥责,情绪立马郁闷,焦虑,人气逆则周身痰水,上逆外溢,就像海潮一样往上面冲,所有那些瘀积都往肌表周身心肺泛溢,所以这种现象饭吃不下,气不顺,痰涎涌动,身体长包块。

我们发现天底下的肿瘤包块疾患虽多,病象各异,但有一条道理却是共通的,就是先必须要有病理产物这物质基础,就是饮食过度导致的痰浊。

第二要有不良情绪的加入,使得痰水上泛,降不下来,身体排浊功能减退,脏东西才会留在体内。

所以一个地方之所以会污染,就两个,一个你丢了垃圾,第二个没人清理.饮食过度,营养消化不良,就是往身体丢垃圾,生气了气不顺,那身体清理垃圾功能就减退,就罢工了,这身体很敏感,你什么时候生气,他的免疫力就降低,就不能升清降浊,排邪功能就减退。

就好比一个家只要两人生气,不用看了,这家不开火,屋子没人扫,一片狼藉乱糟糟,两人一和好,家庭啊就被整理清扫得很干净。

不生气就是在排病气,就是身体在清扫垃圾,对于所有包块痰饮瘀血,就两个化解之道,一个不饱食,一个不生气,不饱食乃为去病方,不生气方是延年药,现在人们既饱食又生气,既污染又不去清理,那这个地方自然臭气熏天,不能住人,那住什么?住妖魔鬼怪,住细菌病毒,住苍蝇蚊虫。

83、口臭的调治,了脱凡俗与意净不染

老师,我这次下定了决心要治疗口臭,所以拜托你一定要帮帮我,从高中起,我就一直被口臭困扰,为此我失去了好多本该我这个年纪应该拥有的快乐,直到现在,我大二,依旧如此,上课我不敢挨着别人,我不敢跟同学们交流,嘻戏,我更不敢交男朋友,我很痛苦,很苦恼,我再也不想被这个折磨了,我想要好好的度过我的大学生活,求求您了,帮帮我这个可怜的孩子吧,我好想认识你,好想和你交流我的感受。我是个妒忌心很重的人,尤其是近段日子看到别人谈恋爱了,我就特别难受,我嫉妒她,凭什么我不能拥有一个好的男朋友,其实我也知道,我有不了,谁会想和一个有口臭的人在一块呢……换位思考,我也不愿意。现在的我变了,变得都不像我了,从羡慕已经到了嫉妒的地步,而且我还越来越自私,我知道不是个好的发展势头,可是有的时候就是控制不了,我会继续努力的。老师,我看到您给我回复的信息了,上面说治疗口臭第一要吃七分饱,可是我试了一下,如果吃的少或晚饭不吃的话我就会口臭加重,感觉是胃火上炎,还有我现在在尽量的口出善言,我要改,我要治好这个病,还有考试,我认为如果我吃大黄黄连的话会伤胃的,不是说苦寒败胃吗?因为我去看医生的时候他们说我是胃寒,如果连胃寒,胃热都搞错了的话,那这病是治不好的,然后我就会问,为什么胃寒还口臭呢,她们说胃寒也可导致口臭,可是为什么我从医学资料上有的时候会看到口臭就是由胃热引起的,弄得我好糊涂,所以我现在就认为我是胃热脾虚,因为我的肚子很大,貌似里面有好多气还是什么东西,特别大,跟怀孕了一样(绝对没有)。老师,你认为我该怎么办呢?必须要亲自前往任之堂治疗吗?需要您号脉是吧?我在河北,挺远的,不过老师你如果说有必要去一趟,我会找合适的时机去的。

答,君子有三耻三不耻,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花朵打开后,自然感召有蜜蜂来,时运还不好,因为自己这朵心花还没有打开来。

像这些毛病疾病,好像身体有一些污点,但是污点在衣服上,你不去洗它,污点永远在,你只要有功夫去勤洗,它就没了。

所以会修炼的人,这些君子他们不怕自己身体有缺点不足,只怕自己洗心革面功夫不够,只怕自己修得不够精进。

人最怕没问题,没问题你一辈子都不会去修,条件太好,这叫富贵修身难,很容易在损福耗福,条件差了,有不足,你才会奋起直追,才会去想方设法去修炼去弥补,去提高自己的功夫。

普通的口中臭浊,通过减饮食,清淡素食,很快就好过来,顽固的臭浊,必定是心中恶念丛生,是积习所致,对于累生累劫积过来的臭浊劣习,要痛改前非,才能洗刷得掉。

像袁了凡那样,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其实你也知道自己问题出现在哪里,发现问题毛病过失叫开悟,但是真能修正自己改过了,那才叫真修行。

要好好看《了凡四训》跟《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反复看几十遍,看到能够讲给别人听,能够感动到别人。

了凡先生他是如何了凡的,把过恶一改,命运就转,了脱凡俗,净意公是如何意净不染,君子有终的,在念头上下功夫,俞净意公在遇到灶神的时候,还认为上天不公,灶神指出他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

大家看看饱读诗书的人,也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还没有好的果报,因为修行不止是修外形,更要修内心,假如意念没有修,那不过是修一个伪善开一朵假花,做做样子而已,这样只会长功高我慢之心,跟虚荣心。

刚开始净意公做好事,是为图名声,学圣贤经典,学来对治别人,所以自己越学身体越多刺,不是说读多书,功夫就高,你还在对治别人,你功夫永远没有,功夫是对治自己中产生的,然后灶神指出净意公心存七大恶念:

第一,贪念。修善贪名,唯恐世人不知。

第二,淫念。见色起淫心,心猿意马。

第三,嫉妒念。别人有成就却容不下背后批评痛骂。

第四,褊急念。贬低别人,常暗自内急,于功名却没有士君子坦荡荡的胸怀。

第五,高己卑人念。凡事抬高自己,小看别人,别人考中后,自己不服气,也不向别人学习,没有谦虚,就没有福报。

第六,忆往期来念。老挂念过去,期待未来,没有活在当下,欲知过去修行,只看现在功夫,欲知将来果报,亦看现在功夫。

第七,恩仇报复念。帮助一点别人,就要讨功劳,别人有点小过失就记仇,完全忘记圣贤教诲,恩欲报,怨欲忘,报恩短,抱怨长。

这七种恶念,每一念都针对俞净意公的习气,这也是所有读书人容易犯的,我们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如果还以为是在看别人,那就错了,那都是在看自己啊!

如果以为那是写书的在讲故事,跟自己不相关,那看了也白看,后来俞净意公被灶神点破,不禁惭愧地说,我就是犯这些错。

然后发愿说,愿善念永存,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

对于自己恶习,只有发大愿,痛改前非,才能转得来,大家听俞净意公这样讲,就可以感受到他痛改前非的勇气,这样的气概一发出来,三年就把命运给改了。

那么大的过恶,悲惨的命运,真用功,三年就改了,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口臭,在经典还有寺庙里常会提到四个字,叫,戒定真香。

还有《陋室铭》上提到,唯吾德馨。

这人的香气从哪里出来,从德行中来,德行怎么修,看戒定功夫,戒定功夫越足,身体就越清香,你看为何那么老的修行人,很少洗澡,刷牙,但你靠近他完全闻不到一点臭浊,相反还心生喜乐,闻到一股清香。

所以不怕有臭,有污,就怕你不去修,真去修了,没有擦不掉的污垢,去不了的臭浊,那么应该如何修戒定?一个是读圣贤书,一个是常做定课。

把向外求的心跟能量通通收回来读书,做定课,跟紧这些有德馨的师长们学习,那么就会像《座右铭》上讲,行之苟有恒,久久比芬芳。

84、做个好病人,求人不如修己

请问,曾老师接待寻医问病吗?

老师,我是上次去拜访过您的小魏,我能不能在周末带我爸去您那看病?

答,山路多险,安全为上,医院里头,医生都不错,好多病转不过来,不全在没求到好医生上面,这点老师都很感慨。

老师特别讲过一堂课,说到,做个好病人,比找个好医生更重要。

什么是好病人呢?大藏经典里头,释尊开口就说善男子善女人,而《六祖坛经》上面,能大师对于不了解他的人,甚至诽谤他的人,都尊称他们为仁者。

从这称呼里头啊,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今大德圣贤们都给我们表法,只要读懂这些称呼,内在的意义,做一个好病人,就绰绰有余了。

这仁者或者善男子善女人,是尊师重道的教法,永远没感到自己有过人之处,永远尊重周围,礼敬周围,赞叹周围,那么你就能永远得到周围最好的能量,师长邻居的关怀跟护持。

弘一法师讲过,求名求利,须知求人不如求己。

如何求己?就是要求自己,别怠慢周围任何细小的东西,别给任何人增加烦恼压力,那么你的脏腑百脉从头到脚,任何一处都不会有压力。

什么是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在经典上讲到叫净业三福,就是洗净身体坏习气、坏毛病的三种福相,做到这三种,人就有福,远离这三种,人就有病,哪三种?净业三福分别为:

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长寿从慈悲中来,第一福就是修长寿的,健康从不犯养生规则中来,第二福就是修健康的,人缘关系好,从与人为善利他中来,第三福就是修良好人缘师缘友缘亲缘的。

85、养胃五点,保脾十条

请问养胃五点、保脾十条是什么?

答,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暖点,淡点,准时点。

保脾十条,不急,不怨,不怒,不思虑过度,不多言,不过冷,不过湿,不过劳,不过逸,不久坐。

特别是久坐跟多言,是现代人无形中伤脾最厉害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们山林生活体验班开课的讲稿已经整理出来了,接下来起好标题,会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xw/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