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这些端午习俗你都知道吗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154121.html端午节 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端午节起源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从此,这一天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乐,说祝福的话可以用“祥瑞和安康”等字句。 中国人的每一个传统节日 都离不开民间习俗 提到端午节 民间便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这几乎成为了全国“标配” 海南人也不例外 海南粽子以“定安黑猪肉粽、儋州洛基粽、澄迈瑞溪粽、万宁和乐粽”四大门派为主。颜值、口感各有不同,充满了地方特色。 端午节吃粽子 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而在海南还有点“画风清奇” 除了可以吃粽子 就是吃鸡! 海南人无论逢年还是过节 桌上可以没有鹅,没有鸭 但是不能没有鸡 故有无鸡不成宴的习俗 过年过节有鸡吃 这是海南人根深蒂固的情结 除此之外 在海南过端午 还有哪些不一样的习俗呢 海哥这就带你看看 保准你大开眼界~ 挂艾草端午节前夕,每家每户都会买好艾草、百日红、灯笼草、牙菜、鸡屎藤等,两三枝为一小束挷起来挂在门两边,或几支艾草插在门口,以保佑家人平平安安。 不送粽在海南岛西南部分市县,还有一个“不送粽子”的习俗。相传农历五月初四包粽子,是为了在农历五月初五把煮好的粽子拿来“祭祀”以表示对先人的尊敬。在这里,粽子是不能随便送人的。若这一年哪户人家有家人离世,这户人家端午节是不可以包粽子的,这种情况亲朋好友才能给他们送粽子。 洗龙水视频拍摄制作:李天平 “接龙水”“洗龙水”,是海南最有地方特色的端午节习俗。“龙水”采用槟榔花、海棠花、野菠萝花、艾草、芦苇等多种海南特有的花草泡制而成,将其涂抹在身上或倒在桶中洗澡,有使人身心健康,平安长寿的美好寓意。 除了家里,海南人还习惯去海边“洗龙水”。每年端午节,海口假日海滩游人如织,前来“洗龙水”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赛龙舟在海南,河流、大海,都是赛龙舟的好场地。船头令旗,船尾擂鼓。齐心齐力划桨击水,争先恐后破浪向前。岸上水里锣鼓声、呐喊声、号子声、助威声,一幅你追我赶的热闹画面。 做公“做公”其实就是祭祖,海南琼北地区有端午节祭祖的习俗。端午节当天早晨,人们就准备好鸡、蛋、五花肉、鱼、酒、米饭等上香祭祖。“做公”习俗是世代相传的,无论节日大小,人们总不会忘记祭拜逝去的先人。 系五彩绳相传,生母给孩子系“五彩线”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从各方面来共同抵御灾病,以保健康平安。五月初一,东方市民为了迎接端午节的来临,每家每户都会到市场上买“五彩线”回去给家里的小孩系上,以图个吉利。 染指甲在定安、琼中等部分市县,端午节会给女孩子染指甲。把指甲花捣碎,放在指甲上,再用特有的叶子包住,用包粽子的麻绳绑好。关于端午染指甲,还有着这样一句俗语“五月端午染指甲,蝎子虫子不咬娃”。 游公在陵水的部分地方,村民还会自行组织“游公”活动,即抬出本村的“公”安放在渔船上在陵河下游巡游,据老一辈的人说这是为了驱赶河里不干净的“东西”,充满了地方特色。 立鸡蛋海南部分地区有立鸡蛋的习俗。相传端午节当天正午,是阳刚正气汇集之极,平日不易竖立的鸡蛋在此时可直竖在地上。如果在端午节当天正午的时侯能将鸡蛋直立起来,表示未来的这一年会有好运的到来。 躲端午在东方市,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还有“躲午”避灾的说法。传说,五月初五的中午是个不吉利的时段,这个时间未满周岁的孩子要到姥姥家过端午,称为“躲午”,意为有外公外婆的保护,即躲开妖魔鬼怪的侵害。 放风筝海口日报记者苏弼坤摄 万宁市放风筝活动具有历史传统,和乐镇乐群村端午节有放蜈蚣风筝的传统。端午节前后是最佳时间,尤其端午节那天更热闹。人们祭罢祖先、吃过节饭,洗过艾水浴,便出郊外放风筝。 喝鹧鸪凉茶李佳飞摄 鹧鸪茶又称端午茶、五月茶。万宁人吃粽子后,都要喝鹧鸪茶解油腻,帮助消化。另外,农历五月游山玩水的人,挡不住热气的侵袭,喜欢喝鹧鸪茶解渴消暑。鹧鸪茶是解渴消暑的佳品。 海南的端午节习俗还真不少 每个看起来都很有特色 在你的家乡 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端午习俗呢 欢迎留言分享~ 来源:海口日报综合 编辑:郑春祥 审核:符苏雨 监制:陈新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xw/7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端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