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馈赠春天的美味野菜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m.39.net/pf/a_4402684.html博山山多岭广,所产各种野菜、嫩芽品种繁多。如今春暖花开时,又到了满山踏青、陆续采挖野菜的好时候了……家乡野菜味美,且多数又是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的中草药,兼具食疗作用,先来熟悉几样家乡的野菜美味吧!荠菜,别名菱角菜、麦地菜、枕头草、护生草性味甘;凉;入肝、肺、脾、心经;功效: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水,降压明目之功;用于肾结核尿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肺结核咳血,泌尿系结石,肠炎等。另外荠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是野菜中的上品。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马齿苋。博山本地俗称蚂蚱菜。别名马齿菜、马齿草、五方草、瓜子菜、马蛇子菜、大马菜。 性味酸、寒; 功效: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用于热痢脓血,热淋,血淋,丹毒恶疮。其吃法有多种,如炒食、凉拌、做馅均可。 蒲公英。博山本地俗称婆婆丁。别名黄花苗、黄花地丁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带根全草。《新修本草》称其性味苦、寒,入肝、胃经。 功效: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之功,;对金黄色葡萄球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各种杆菌及卡他球菌均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结膜炎、淋巴结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还可治胃炎、肝炎、胆囊炎及泌尿系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此外,蒲公英也在美容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不论是干性皮肤、油性皮肤、老化皮肤,还是雀斑、色素斑、皮肤炎、粉刺,以及痤疮、须疮、白发、脱发等。 主要食用部分为叶、花、花茎、根。其嫩叶、未开花的花蕾、根状茎均可食用。挖其嫩幼苗,开水烫后,冷水漂洗,炒食、凉拌、做汤。风味尤佳。 苦菜。博山本地俗称大苦菜。药名败酱草(在山东地区一般以苦菜作败酱草用)。别名:女郎花、鹿肠马草、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因其叶似蛇形,也有叫蛇虫苗。性味苦、寒; 功效:有清热解毒,行瘀排脓之功;用于肠痈肺痈,疮肿,丹毒目赤,瘀血腹痛,湿热痢疾,赤白带下。 苦荬菜。博山本地俗称小苦菜。别名荼草、紫苦菜、苦苣、堇菜;功效: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用于治疗痢疾、黄疸、血淋、痔瘘、疔肿、蛇咬等症。水芹菜。别名:牛草、刀芹、水英、野芹菜、蜀芹等;性凉,甘辛;功效:有清热利湿,平肝健胃,养精益气,清洁血液,宣肺利湿,降血压之功;用于治疗小便淋痛,大便出血,黄疸,风火牙疼,痄腮等症。可整株食用。枸杞芽。又名:枸杞头、甜菜头、枸芽子。《本草纲目》称枸杞芽为天精草;性味苦甘凉,入心肺脾肾四经。《药性论》评价它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若渴可煮做饮,代茶饮之”。另其还有坚筋耐老、除风和去虚劳的作用。可春天采食其鲜嫩芽叶。车前草。别名:五根草、车轮菜等;功效: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主治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暑湿泻痢,衄血,尿血,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之功。车前草食用方法:春季或夏季采集幼苗及嫩株,洗净后用开水烫熟,捞出切碎,加盐、味精、蒜泥、醋、香油或花椒油凉拌食。 青青菜。别名小薊、刺儿草、野红花、千针草等;功效:有清热除烦、行气祛瘀、清肿散结、通利胃肠之功;主治肺热咳嗽、身热、口渴、胸闷心烦、食少便秘、腹胀等病症。苋菜。博山本地俗称仁荇菜。别名野苋菜、雁来红、三色苋、老来少、红蘑虎、云香菜、等。功效:有补气、清热明目、滑胎、润肠胃之功可促进牙齿骨骼生长,维持心肌正常活动,防止肌肉痉挛作用;还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促进造血等功能;常食也可减肥清身,促进排毒防便秘。薄荷。别名:仁丹草、番荷菜、升阳菜、鱼香草等;性凉,味甘辛。功效: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之功;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同时还具有燃烧脂肪、美颜美容、缓解压力、抚平情绪等作用。灰灰菜。又名藜,别名野灰菜,灰蓼头草等;性凉而味甘苦; 功效:有清热利湿、降压、止痛、止泻、杀虫、解毒之功; 可用于疮疡、肿毒、疥癣等症;还能补钙、预防贫血和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其含有的挥发油和藜碱等物质,还有杀死消化道寄生虫及消除口臭的作用。 副作用:过敏体质者禁食,且一次食用量不宜过多,且食用后避免强光日晒! 紫花地丁。别名:铧头草、光瓣堇菜、紫地丁、免耳草,金前刀,小角子花、米口袋、箭头草、独行虎、羊角子、米布袋、地丁草,宝剑草,犁头草,多花米口袋、毛紫云英、疔毒草。性味:苦、辛、寒、无毒 归经:入心经、肝经。 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之功; 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山蒜。别名:泽蒜(《本草拾遗》),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葱果、团葱等。全株可食,可炒食、生拌、做汤; 陶弘景有“小蒜,生叶时,可煮可食,至5月叶枯,取根名乱子,正尔啖之,亦甚熏臭”的记载。 功能主治:温中去积,散瘀止痛。治积块,血瘕,食滞饱胀,痈肿,跌扑损伤。 艾蒿。别名:艾草、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功效:有去湿、散寒之功;全草可入药,用于治疗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面条菜。博山本地俗称蛄扎菜;别名净瓶、香炉草、米瓦罐、梅花瓶、面条菜、广皮菜、瓢咀、甜甜菜、麦石榴、油瓶菜、羊蹄棵、红不英菜、胡炳菜、麦黄菜、灯笼草;灯笼泡;瓶罐花;野菠菜;兔子头等;面条菜多生长在田埂地头和初春的麦田,全草及嫩茎叶入药。功效:有润肺止咳、凉血止血之功,可用于治疗虚劳咳嗽,鼻衄、吐血等。鸦葱。博山本地俗称琉璃咀(民间有“农历三月三,琉璃咀开满山”之说);别名罗罗葱、谷罗葱、兔儿奶、笔管草、老观笔根茎入药。春夏秋均可采挖。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外用治疔疮,痈疽,毒蛇咬伤,蚊虫叮咬,乳腺炎。 白蒿。学名:茵陈。博山本地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之说;别名:松毛艾、绒蒿、田耐里;性味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效:有清热利湿,保肝利胆,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平喘之功;主要用于治疗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皮肤真菌。猪毛菜。博山本地俗称蓬毛蚁。别名猴子毛、蓬子菜、刺蓬、叉明棵;功效:有清热解毒、平肝、降血压之功;富含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并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博山山岭地区还出产有丰富的各类树芽、花叶,也适合春季采摘食用。花椒芽。博山人最喜爱的树芽食材之一,可炸、炒、煎饼、凉拌食用……属于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维生素B2含量是一般蔬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维生素B2的缺乏易导致口角炎、皮炎等。而且,花椒芽中还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麻味素、生物碱、黄酮及多酚等,有麻醉、镇痛、杀菌等作用。洋槐花。又名刺槐。功效: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有降血压、预防中风抗火灭菌的作用;还可预防各种炎症出现,其汁液对人体皮肤的真菌也有很好的抵抗作用。山楂芽。性味:酸;平归经:肺功效: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镇静之功;主治:漆疮,溃疡不敛,高血压病(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泡茶饮) 其山楂叶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另外还具有开胃消食,活血化淤,促进产后子宫复原,增强机体免疫力,防衰老、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等作用。 桃花。性甘、苦、平,微温;入心、肺、大肠经。功效:有泻下通便,利水消肿,美容养颜,缓解便秘,减肥瘦身,活血化瘀之功;用于治疗扩张血管,疏通脉络,润泽肌肤,预防雀斑、黑斑等。香椿芽。别名香椿头、香椿尖,被称为“树上蔬菜”,也是深受博山人喜爱和当地制作春卷、凉面的主要食材之一。中国是惟一把香椿当作蔬菜的国家,民间食用香椿,据说从汉代起就开始了。香椿味苦性寒。功效: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杀虫固精之功。此外,香椿中还富含维生素C、优质蛋白质和磷、铁等矿物质,是蔬菜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可炒食、煎饼、腌制,也可作调味用,都别有风味。榆钱。别称:榆实、榆子、榆仁、榆荚仁、榆树巧儿。本地一般多用来煮粥、蒸窝头、卷煎饼等食用。功效:有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止咳化痰,清热利水,杀虫消肿之功;主治失眠,食欲不振,带下,小便不利,水肿,烫火伤,疮癣等症。桑叶。别名:铁扇子、蚕叶性味寒、味苦;归肺、肝经;功效:有祛风清热,清肺润燥,凉血明目之功; 用于治疗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 另外,桑叶还是物美价廉的天然美容护肤品,尤其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良好的疗效。 感谢作者辛勤创作! 末尾留言更精彩。藏着的龙和卧着的虎常常忍不住写下精彩的留言。时常增加,不妨隔三差五来看看! 为传承弘扬博山饮食文化,服务地方饮食旅游业发展,博山区于年3月正式启动《博山区饮食志》的编纂工作,经过6个月的紧张编纂,已经成功发行。全书38万字,余幅图片,并附有余分钟的光盘影像资料,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既包含了博山饮食文化的起源与传承,也介绍了博山菜的选材、制作、食俗,更有关于博山饮食文化的理论研究;既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志书,也是一本优秀的烹饪教材,一本可读性很强的地方风俗文化读本。该书的出版发行必将对进一步弘扬博山饮食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长按下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zz/7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星火原浆散文大展之40张雄文辣
- 下一篇文章: 一家大口吃肉的火锅店,竟然连蔬菜都是现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