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钟南山式的人

当中国调动各方力量全力抗疫,并取得了一定的抗疫成果时,意大利等欧美国家正被疫情搞得乌烟瘴气——

从仅有的3名确诊病例到全球第二大疫情爆发国,意大利仅用了1个月的时间;意大利下令封城却有大批市民往外逃窜。特朗普放狂言怼美国传染病专家:“没人比我更懂病毒了”后,美国首都华盛顿州确诊人数一天增加多人;意大利因为疫情求助于欧洲时却无人回应,之后转而向中国求助,中国在派出援意专家组到达意大利后,意大利网友用“Grazie”(意大利语:谢谢)、“谢谢中国”刷爆了中国驻意使馆的脸书。

在疫情爆发前,还在与中国置气的国家,为何在此时在质问“欧洲国家在哪呢”的同时,大加赞扬中国的大国风范,表示不会忘记中国人呢?

我想,应该就是因为中国有一群“钟南山式的人”吧!

从年非典疫情开始扩散,67岁的钟南山临危受命担任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在医院被迅速蔓延的疫情压得要转不动时,钟南山主动提出要把危重的病人送到他所在的呼吸疾病研究所,看卫生厅在迟疑,钟南山急得大声说:“我这里是广东呼吸病专科研究所,不送这儿来送哪里去?”到年末,新冠状病毒肺炎横空出世,届时家家户户的大门紧闭、原该喜气喧闹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当我们热切盼望着医术高超的救星出现时,83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挺身而出。在呼吁大家没事不要去武汉的时候,他却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

02在钟南山院士被“封神”之前,其实他也只是个普通人

年10月20日,一医院降世,因为出生地位于南京紫金山的南面,父母一想,名字索性就取为“南山”吧,钟南山的名字就这么由来了。

受父母的熏陶,钟南山从小就认为:“当医生帮人解决问题,能受人尊重”,所以他对治病当医生有了强烈的兴趣。当然,他如愿以偿了,在年,19岁的钟南山考入了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院)。倘若你以为他从此开始顺风顺水,开始被委以重任走向人生的巅峰,那就大错特错了——

上世纪60年代,因为某些历史原因,他被派到山东农村“学习”,与农民同吃同住整整3年。直到年,他才通过妻子的关系有了回到广州做医生的机会,此时的钟南山36岁。人是回到了广州,可从毕业至那时已经11年没有从医了,医院,他被安排到了急诊室。在此期间,因为将病人的呕血误以为是肺咳血,所以赶忙将病人送到了结核病防治所。可结果显示,病人只是消化道出血而已。因为这个低级错误,医院的笑话。年,钟南山被调入慢性支气管炎防治小组,不是因医院注意到了他,纯粹是因为当时愿意研究慢性支气管炎的人特别少,又加上因为在专业的领域他没有“特长”。于是,钟南山开启了每日收集并研究“农民的痰”的实验生活。……

虽然在年论文获得国家一等奖到年获评工程院院士,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在非典来临前的67年中,他对于广大中国民众来说,都是“不知名”的。可就是众多“不知名”的中国人,让中国的力量一次又一次震荡着全世界。

03了解至此,我们又该如何将孩子培养成像钟南山那样的人呢

一、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

首先,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天赋”,它是指一个人天生的就具有发展某方面才能的特殊素质。

虽然一个孩子不可能有所有的天赋,但任何一个正常人的孩子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比如有的孩子色彩辨识度强,有的孩子逻辑思维强,而有的可能会形象思维强。但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是在生物学上的天赋罢了,若没有合适的环境及刺激天赋的教育,或许孩子身上的天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埋没了。

就像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一样,他能取得如此成就,与被发现天赋并对应培养是分不开的。当然,麦克斯韦的数学天赋被发现也纯属偶然——一天,爸爸教麦克斯韦练习写生,需要画的就是插着菊花的花瓶,爸爸在看过麦克斯韦的画后大吃一惊,原来麦克斯韦将菊花画成了圆形,叶子画成了三角形,花瓶则画成了梯形。满纸的几何图形,让爸爸看到了他的数学天赋。之后爸爸因势利导,最终使麦克斯韦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假如,爸爸在看到满是几何图形的画作后,训斥麦克斯韦不好好画画,或一笑了之,结果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孩子天赋表现的几种形式:

1.敏感

对某些事情会特别敏感。比如:听到音乐就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一听看到画笔就想画几笔等。对比对其他的事物,这种敏感强烈且单一。

2.偏爱

对某种事物特别的感兴趣。比如,特别爱唱歌,特别热爱踢球等。对比其他事物,这种偏爱显得异常突出。

3.探索

对某些事情会持之以恒地研究探索。比如,特别喜欢钻研数学,痴迷于物理研究等。当然,对某一内容不厌其烦的问或想法设法搞明白,也是研究的另一种表现。

当年钟南山在研究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时,也是到了痴迷的程度——早上6点进,凌晨1点出,每天都窝在实验室里,搞得同事都以为他是走火入魔了呢。

二、因势利导

发现孩子的天赋后,就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诱导。

1.环境制造

比如,发现孩子具有音乐天赋,就故意多让孩子听音乐,或给孩子培养起兴趣,请专业的老师来指导。

2.科学夸奖

现在的家长都知道对孩子进行鼓励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就将“聪明”“听话”等词滥用了起来——孩子学会了数数,被夸“真聪明”;孩子做对了几题,也被夸“真聪明”……家长左一个聪明又一个聪明的,在不知不觉间,就加强了孩子对聪明的意识,对于那些外向且爱表现自己的孩子来说,容易让孩子恃聪明而傲娇,以至于到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误区中。

美国教育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幼儿园的孩子做一些难题,之后反复告诉其中一半的孩子说:“你们很聪明,答对了8道题”,又反复告诉另一半的孩子说:“你们很努力,答对了8道题”。随后,又给全部的孩子提供了2种不同的任务让选择:一种是稳稳能做得很好的,另一种是可能会出现一些差错,但能学到新的知识的。结果,之前被夸聪明的孩子有66%选择了没有挑战、容易完成的任务,而被夸努力的孩子有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难道就因夸奖的语言不一样,就会对孩子造成截然不同的而影响吗?

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孩子都喜欢被人夸奖,被夸一次后还会期待有第二次。而经常被夸聪明的孩子,为了使大家觉得自己是真的聪明,往往会做出这两种举动——

通过耍小聪明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聪明(容易使孩子做事不用心,不脚踏实地)不敢尝试、挑战新事物(害怕自己做不到,会有损自己聪明的形象)在这两种心理的作用下,时间久了,孩子会变得不爱动脑,变得脆弱,不敢面对困难,一旦挑战失败就很难再振作起来。所以,不要再动不动就夸孩子聪明了,要夸就具体的夸:“题都做对了,宝贝好细心啊/算法记得可真牢固啊/运用的可真好啊”。

3.培养独立意识

不只是在孩子身上,在众多的成人身上也有说话办事喜欢随大流的习性。有些人,就算有新的看法、不同的意见,也因害怕不被他人理解或遭到反对而缄默不语。人云亦云固然能避免犯错误的风险,但一味地盲从他人,也会让人变得懒惰,扼杀掉自己的独立意识。

年4月,在关于非典的发布会上,钟南山在听到有人说:“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后当场炮轰道:“什么叫控制了?现在病源不知道,如何去预防也不知道,怎么去治疗也没有很好的办法,特别是不知道病源!现在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之后还不解气,还又丢出来了一句:“我们顶多是遏制,不叫控制”。

之后以钟南山为首的专家小组研究出了三大原则、三早原则,并将其合并称为“三早三合理”原则。医院采用,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在这个方案的指导下,广东例的病例中,死亡57例,创下了3.7%世界最低的非典死亡率纪录。

全国人大原委员长这样评价钟南山:“这次抗击非典如果没有钟南山院士,结果可能就不会是这样”。

很少人会发表关于对保健品的评论,但钟南山不这样,直接炮轰有些保健品有掺药的问题,直言:“吃多了会死人”

正是钟南山院士这样的不人云亦云的人,才使得国家更好更强大。

4.培养抗挫能力

让孩子经受挫折是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总是受挫就容易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增强孩子受挫后的自信心。具体可通过引导孩子释放内心情绪、教孩子转移目标、帮孩子及时补救的方式来做。

若当年的钟南山因为自己的误诊而就此一蹶不振,那现在中国医学界可就少了一位敢说敢言、坚持己见、医术高明的医生了,不得不说这将是中国的一大损失。

04结语

少年强则中国强。与中国数次作对的美国,这次为何会进退两难(一方面口罩缺口高达90%,另一方面又拉不下脸向中国求助),最可笑的是,嘴上向中国说着“不”,私下却偷偷豁免了中国口罩的关税。美国也不傻,他明白能帮助他的只有中国(中国日产量口罩已达1.1亿只,平均一只3块,部分城市还能免费预约口罩;而美国口罩已经飙升到了一只)。

而中国援意,又相当于在美国伤口上撒了盐——要么继续死扛,等中国回头帮;要么道歉,承认之前的言论过失。可无论他选择哪个,都是在打自己的脸。而我们之所以能让美国自打脸面,只是因为我们有一群像钟南山那样不服输、不怕难的中国人。

当孩子问你为什么要努力学习、用功读书时,你就告诉孩子:“因为我们要做一个像钟爷爷那样有知识的人。知识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你不是在害怕,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去战胜苦难!”

你想将孩子培养成钟南山那样的人吗?那么就从现在做起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cd/10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