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风光独好
新能源发电风采录 “风光”独好 编者按 “截至6月底,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合计8.7亿千瓦,占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2.4%,比上年底提高0.4个百分点。”中电联公布的最新电力供需数据显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继续提高,风、光、核等清洁能源发电量较快增长。追风逐日,“风光”无限,风生水起的清洁能源产业,汇聚起巨大的绿色发展动能:一列列光伏板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蓝色光芒,让荒山变成“金山”;一台台风机叶片优雅而有力地转动,在戈壁滩翼翼“生风”;一脉脉特高压线路翻山越岭,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不竭动力…… 破局未来已来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转型发展新能源掠影 齐艳 回想三年多来的转型发展,星星点点,历历在目。 吴润华到国家电投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金元”)任董事长一职,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跑完了贵州金元所有产业板块。纳雍电厂是他行程的最后一站。彼时的纳雍电厂,“亏”字悬在头顶。建厂十多年来,纳电一厂、二厂8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长期处于“吃不饱饭”运行状态;刚性缺煤,是纳雍电厂的最大痛点;连续亏损,是贵州金元的最大出血点……转型发展,扭亏脱困,迫在眉睫。 破势而出 翻开贵州金元的家底,它像一艘航母,火电、水电、新能源、煤矿、水泥、锰系合金、房地产、酒店,是集团公司所属产业板块最多的一个企业。但它又像是一艘即将沉没的航船,每个产业板块都严重缺乏动力。占装机总量80%近万千瓦的火电,自年以来连续亏损,仅年就亏损17亿元。 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分析、思考;再分析、再思考。“发展新能源!”一个强烈的声音在吴润华的耳边响起。这与集团公司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战略目标相符。 年3月17日,一场研究企业发展方向的务虚会在贵州金元召开。“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必须找到一个新的业务板块。这个新业务板块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未来五年内要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二是未来能够形成贵州金元的长期利润支撑点。这样贵州金元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行稳而致远。”吴润华分析。 通过统一思想、明确重心,“发展新能源”逐渐成为该公司上下达成的共识。坚定信心、久久为功,全体干部员工围绕“新能源发展”这一目标全力以赴。 百日会战 贵州是一个光资源不太富足的省份,仅威宁县有较好的光资源储备。实情分析、汇报,在得到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后,贵州金元迅速明确“自主建设与合作并购并重、省内省外开发并举”的发展思路。引进来、走出去、市场化,贵州金元按下了新能源发展的“快进键”。 年,通过竞价,贵州金元获得了威宁万千瓦光伏装机核准,首个百万新能源基地落地。 建设期,困难重重。第一次建这么大规模的新能源项目,16个光伏、4个升压站项目分散在16个乡镇,挑战空前。 “天,能不能建成1个项目?”贵州金元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朱绍纯问新能源部主任黎中涛。 “组织得力,协调到位,是可以的。” “那16个项目同时建,还是天,能不能建成?” “能。”这是一次庄严的承诺。 一时间,项目所在地的16个乡镇就像一个大工地,快速有序开工。土地流转、场平、设备安装调试、送出通道建设、协调调度,所有的工作几乎同时进行。 年12月31日,随着最后一个项目仙水窝光伏电站的投产,贵州金元第一个百万新能源基地实现全容量并网,一片片光伏板拼成的蓝色海洋闪耀在祖国西南。 贵州金元光伏电站 布局有道 举全公司之力发展新能源,实现装机容量从不到20万千瓦到万千瓦的跨越,贵州金元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三年来,该公司精耕细作,在省内黔西南等有少量光资源的地区布局;在省外,成立云南会泽、广东、广西、北方四个新能源公司,组建华东、陕西两个新能源筹备处。 “双赢、对等、诚信、服务”,从地方政府到设备供应商、设计院,再到建设单位,贵州金元新能源板块诚信对待每一位合作方,快速响应,快速决策,主动服务,赢得了良好口碑。 在选人用人上,贵州金元首次采取了适应市场发展的“契约化”用人制度,实行“双激励”,吸引了很多有奋斗精神的金元人愿意一试、勇敢去闯。~年,贵州金元共有名火电、水电、煤矿、综产板块员工转岗到新能源板块。 新能源板块对公司业绩支撑作用逐渐显现。年,贵州金元经营目标五年来首次实现赢利,实现了“三年扭亏脱困”。截至今年6月6日,贵州金元新能源装机容量.51万千瓦,单日最高发电量达.35万千瓦时,单月最高利润达万元。 未来已来 “到‘十四五’末,贵州金元新能源装机要超过火电装机,突破0万千瓦。”吴润华说,“早一天建成,早一天受益,贵州金元才能在下一个二十年立于不败之地。” 发展还在继续,金元仍在前行。在乌蒙山区,威宁百万新能源基地项目让贵州焕发绿色生机;在青海海南州、海西州,北方新能源公司为西部发展部署清洁电力;在广东广西,清洁能源比重不断加大;在彩云之南,国家电投LOGO贴在了会泽、楚雄等地……五区三基地的新能源发展格局在贵州金元新能源版图上悄然形成。 “我们的竞争在未来,新能源的市场化迟早要来,要通过技术进步对冲未来的市场风险。”贵州金元副总经理黄鹤表示,将布局新能源+储能、新能源+供热、新能源+氢能等技术,为未来做准备。 另外,随着光伏平价时代来临,行业格局或将重塑,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单纯考验其开发能力,更重要的是精细化运营能力。等待着贵州金元的,还有新一轮的挑战和追逐。 “豫见”美丽大唐 ——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风电发展侧记 马澜 在黄河流域南岸不远处,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王家后乡村民正悠闲地看着牛羊啃着嫩草,一排排带有“唐”字的风机迎风旋转,编织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大唐河南发电有限公司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部署,合理利用黄河流域的可再生风资源,推动沿黄区域能源结构调整,统筹推进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奋力开辟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道路,谱写建设一流能源企业新篇章。 让发展的质量高起来 作为河南省最大发电主体,大唐河南公司始终坚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明良多次强调: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落实“只争朝夕,千方百计,合力攻坚,务期必成”工作要求,积极开发沿黄地区风电资源,加大新能源项目资源储备,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其实,十五年前在黄河流域南岸竖起了中原第一座测风塔、终结了河南省风电装机“0”时代的大唐河南公司,在追逐绿色发展的征程上从未止步。在那之后的时间里,该公司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将一个个绿色的种子播撒在中原大地,让一座座美丽的大唐风机在黄河流域拔地而起,累计风电项目核准容量已突破万千瓦,源源不断地输送清洁能源。 睦风风电场 让发展的机制活起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唐河南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采用先进设计理念、优化风电设计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不断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可研和设计阶段,该公司在机组选型、微观选址、塔筒高度、塔筒形式方面充分融入“智慧风场”内涵。一方面按照集约化开发的原则,采用高塔筒、长叶片、高效率风机设备,最大限度开发利用风资源,提高项目收益率。另一方面按照远程化、智能化的思路,运用大数据、云诊断等先进技术,采用智能风机,建设智慧风场,实现远程集控、少人值守、无人值班,提高效率。 该公司红石山风电场在省内可利用小时数“数一数二”却仅需一人值守;被确定为集团公司平原低风速风电场示范项目的滑县项目,正在积极开展“智慧风场v3--风场尾流可视化及智慧监控系统研究示范”的研究和建设。该风场还将配置智慧安全帽、VR眼镜、变电站智慧巡检机器人等设施,逐步向无人值守目标迈进。 让发展的环境美起来 大唐河南公司提出建立“环境友好型”美丽风场的愿景,努力打造环境友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风电工程。 在项目前期的规划上,该公司以生态环境为红线,选址避开生态环境敏感区、文物遗址、候鸟迁移地等区域;在施工过程中,坚持敷设防护网,通过地埋电缆、合作修路等方式,减少土地占用;采用预制仓变压站,缩短建设周期,有效减少征地面积;坚持“边施工边恢复”,通过播撒草籽、种植绿植等方式恢复原有植被。 在三门峡灵宝的青山之巅,一台台风机巍然矗立、迎风起舞。作为当地新晋网红打卡之地,大唐灵宝青山风电场在建设的同时,观景台、观景栈道也一并拔地而起,为游客提供了观赏青山风电美景的绝佳平台。当地政府也嗅到了商机,借助青山风电的人气,规划建设“滑草”等游乐设施。风电发展和生态保护已然实现双赢。 让发展的温度暖起来 “大唐扶贫就是好,让俺贫困户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还有工资领,日子越过越带劲!”村民张秀娥在临颍县皇帝庙乡果蔬种植园美滋滋地说道。 一直以来,大唐河南公司坚持项目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根据项目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在项目周边贫困村开展打井、修路,建设果蔬大棚、希望小学等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彰显中央驻豫企业的责任担当。 截至目前,该公司累计投入帮扶资金余万元,建设扶贫项目13个,挂牌大唐希望小学12所,开展“启明星”课堂60余次,资助贫困大学生名,帮扶弱势贫困群体人。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道路,打通了脱贫致富“脉络”;一个个产业项目,拓宽了致富渠道;一座座希望小学,点亮了未来与希望的明灯。 大山深处光芒映照奉献足印 ——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包头固阳光伏项目建设掠影 李文利郭铁强 7月20日,包头市固阳县梅岭山深处,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没有了往日的车辆穿梭和人声喧嚣,人们齐聚在升压站集控室,几十双眼睛紧紧盯着墙上的监控屏幕。13时58分,随着包头万盛变电站合闸一次成功,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雨春朗声宣布:“包头固阳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平台项目并网成功投入运营!” 一刹那,职工们欣喜相拥。回首这一年,他们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多少奉献豪情…… 中军令下,剑已出鞘 年5月,位于固阳县梅岭山煤炭采空区的包头固阳兆瓦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平台项目开工建设,项目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总体设计方案,由组串和集散逆变器结合,选用瓦单晶硅光伏组件块,总安装容量.兆瓦。总共分60个子阵,包括70千伏逆变器台,0千伏安箱变20台,0千伏安箱变15台,0千伏箱逆变一体机25台。施工现场全部位于崇山峻岭中,设备全靠人背肩扛。去年冬天,包头发电分公司经理冯建东和党委书记闫俊刚向前来检查调研项目的蒙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仝孝忠立下“军令状”:就是脱皮掉肉也要如期投运。 中军令下,剑已出鞘。包头发电分公司全体成员进入“非常时期”,他们坚持在薄弱环节盯守,在推进层面站岗,还要跟施工方研究解决各种难题。 “大早起的,又让医生给骂了一顿。”冯建东拎着一大包药走进闫俊刚的办公室发着“牢骚”。因为医院换药,刀口及患处至今未愈。5月份,集团公司下达了最晚7月底并网发电的“硬命令”,冯建东和同事们憋着气铆足劲“钉”在现场。可屋漏偏遇连阴雨,着急上火的冯建东老毛病犯了,在每一个点往返只能在车里趴着,实在疼得撑不住了就吃几粒消炎药顶一下。看到他这个状况,医院,检查后才发现两处脓点已经异常严重。做完手术刚能下地的他,又一刻也没停歇便直奔现场…… 包头固阳光伏项目人员正在安全实施送电作业 保质保量,盯在现场 一场酣畅的大雨把光伏板洗刷得晶亮莹洁,雨后,灿烂的阳光“直爽”地照射着整个现场。项目施工区域达多亩,开车转一圈也要将近一个小时,山沟里喝不上水,也没个阴凉地方避暑,该公司副经理林建国和项目负责人刘林虎、李亮平分兵把守变电站和施工现场,一个个都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皮肤黝黑。 “大大小小也干了几十个项目,就没见过像他们这样拼的甲方。”湘电的一位现场负责人感叹地说。林建国和刘林虎都是已经快“奔六”的人了,从去年5月份项目开工起,林建国只抱过宝贝孙子一次,工作空闲,他就会打开手机翻看宝贝的照片,舔犊之情溢于言表。 按照企业规定,刘林虎去年就到了退二线的年龄,可为了现场施工的接续性,这位老基建人自觉服从安排继续留在项目上。去年8月,儿子结婚,他也只匆匆回去在儿子婚礼现场露了个脸便又返回工地。 “爸爸,我已经两个月没见着你了,请个假回来陪我一天吧。”刚上小学的女儿带着哭腔给李亮平打电话。李亮平家住包头,离工地也就几十千米的路程,但并网在即,变电站施工正在吃劲关头,他天天盯在现场一步不离,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 为了打响蒙能集团万千瓦重点项目投产的第一炮,项目部的“90后”们数月不回家,纷纷遭遇“感情”危机,四个小伙子有两个对象提出分手,还有两个正在“冷战”中。今年50多岁的庞文彪也加入到不回家的“阵营”中,一直守在现场。6月份,负责项目后勤工作的庞文彪,妻子患病住院需要手术,他也只在妻子手术的前一天匆匆赶回呼和浩特。手术过后,医生指着切除的囊瘤告诉他,怀疑是恶性肿瘤,医院大门,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第二天切片化验结果为良性,虚惊一场的他把妻子交待给妹妹,拿起皮包就要返回工地。 入夏以来,面对项目投运的节点临近,为这热火火的构想变成现实,闫俊刚几乎是读着秒表过日子,大量的外部协调工作把他忙得不亦乐乎。仅变电站进场施工的工作票办理就需要电网方面30多个签认,他楼上楼下盯着办理,原本需要3天才能办理完毕的手续,他半天就办完了。 “早进场一个小时就能抢出一个小时的工期,我们现在是争分夺秒啊。”在外送线路施工中,当地一个村民因架空线路经过他家坟地上空,以破坏风水为由阻拦施工,闫俊刚边稳住村民边同开发区和县领导沟通协调,最终得以顺利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他能掰着指头数出一箩筐。 在包头发电分公司综合楼的墙上,贴着这样一条标语:今天,我该做什么?今天,我做了什么! 而在山道上,建设者们的足印愈来愈长、愈来愈深…… 作者:齐艳马澜李文利郭铁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xw/10817.html
- 上一篇文章: 孙博专访于卫东这位海外老中医,为何三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