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评价多种蛋类的养生功效
公益中科 https://m.39.net/disease/a_5882583.html用心感受,蛋类养生的奥秘 在中医的视角下,蛋类被视为重要的养生食材。它们不仅美味可口,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通过深入了解各类蛋的特性与烹饪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以及它们为我们的健康带来的诸多益处。 蛋类养生的精准服务在追求健康养生的道路上,蛋类食材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烹饪多样性,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体验这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各类蛋的特性与烹饪方法,从而更精准地选择和享受其带来的养生益处。 蛋类养生的精准服务在日常饮食中,蛋类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烹饪方式,成为了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它们不仅提供蛋白质、氨基酸等关键营养物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为我们的健康加分。常见的蛋类有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和鸽子蛋等,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在中医的眼中却有着不同的药用价值。 鸡蛋,作为最常食用的蛋类,其营养价值不言而喻。中医认为,鸡蛋的各个部分,包括蛋壳、蛋清和蛋黄,都可以入药。其中,蛋清(又称鸡子白)性偏寒,常被用于治疗由热邪引起的目赤、咽痛、烧烫伤等症状。内服或外用,它都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例如,《伤寒论》中的苦酒汤就以鸡子白、半夏和苦酒为药,少量缓慢含咽,用于治疗“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的病症。平时长时间说话后感到咽干、声音嘶哑的人,也可以尝试含服少许鸡子白来清咽利嗓。对于烧伤烫伤的患者,鸡子白可以与焦黍米、焦曲等调配后外敷或煮粥饮用,有助于伤口的恢复。此外,它还能与清热凉血解毒的中药一起外敷,治疗痈疽、疥疮、丹毒等热性皮肤疾病,达到解毒、消痈、止痒的效果。但需注意,脾胃虚寒严重者生品内服需谨慎。 鸡蛋的全方位养生价值鸡蛋黄,又称鸡子黄,是鸡蛋的精髓所在。它具有出色的滋阴养血润燥功效,对于阴血不足导致的心烦失眠、虚劳、呕逆以及下痢等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例如,《伤寒论》中的黄连阿胶汤,就巧妙地运用了鸡子黄与阿胶、黄连等药材的搭配,专门治疗阴虚火旺引发的失眠问题。 此外,鸡子黄还可用于治疗因冬天气候干燥而引发的咳嗽和声音嘶哑。只需将鸡子黄与麦冬、沙参一同煎煮,便可有效缓解症状。对于小儿在秋夏时节因受寒而导致的腹泻腹胀,鸡子黄与胡椒的结合也能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 鸡蛋壳,被誉为凤凰蜕,其研碎后的适量服用,可以缓解反酸烧心、反胃以及胃脘疼痛等胃部不适。而鸡蛋膜,即凤凰衣,则具有养阴清肺、敛疮等功效。它不仅可以用于治疗久咳结气等肺部疾病,还可用于修复皮肤黏膜组织的破溃和疮疡。对于口腔溃疡的患者,只需将凤凰衣贴于溃疡处,每日更换2~3次,便能促进溃疡的愈合。 此外,凤凰衣对于各种皮肤疾病也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无论是皮肤破溃、疮疡,还是头身诸疮,都可以通过外敷凤衣散(包含凤凰衣、轻粉、冰片等药材)来进行治疗。清代鲍相璈的《验方新编》中,也记载了凤凰衣与乳香研细末后,可用于治疗胸腔皮肤有孔出血或流脓水等症状。 鸭蛋的养生价值鸭蛋,亦被称为鹜实、鹜元,其性质偏凉,口感甘甜。它不仅能滋阴清肺,还能平抑肝火,甚至有助于止泻。对于胸膈结热、肝火引发的头痛、喉痛、齿痛,以及泻痢等症状,鸭蛋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热性疾病,如热毒痘疮破溃流脓,鸭蛋清外用可以发挥清热收敛的作用。 在古代的验方中,鸭蛋的应用也颇为广泛。例如,《验方新编》中记载,当痘疮外溃且脓水淋漓时,可用新瓦粉与鸭蛋清混合后外敷,这样能迅速使疮痂脱落。同时,《本草纲目拾遗》提到,用天灯笼草煮制的鸭蛋可以神奇地治疗疟疾。此外,《跌打损伤回生集》还记载了用鸭蛋清调和草乌、川乌等草药外敷的方法,这能有效治疗乳疮。但鸭蛋偏寒,经过盐腌后的咸鸭蛋,其寒凉之性更为显著,因此,寒性体质者应避免食用。据《金匮要略》记载,鸭蛋与鳖肉不宜同时食用,因为两者均属寒性,同食可能引发体内寒气过重,损害阳气。此外,《续名医类案》指出,患有肺痈肺痿者应终身避免食用鸭蛋。同时,《女科切要》也提醒,新产后的妇女,由于失血过多、脾胃虚弱,应忌食鸭蛋。 若食用鸭蛋后感觉不适,可用糯米泔水或砂仁末来缓解。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另一种常见的蛋类——鹅蛋的养生价值。鹅蛋,性味甘温,能温补中气。据《本草从新》记载,鹅蛋甘温,有助于补中益气。此外,《医学见能》提到用煮熟的鹅蛋治疗三阴疟,《心医集》则介绍用整个鹅蛋入药治疗白痢。更值得一提的是,《奇效简便良方》中提及用四五个煨熟的鹅蛋治疗小儿虚寒性质的羊儿风(即小儿癫痫)。 然而,由于鹅蛋性甘温,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助生湿热,因此湿热、阳亢者需慎用。同时,《饮食须知》也指出:“多食鹅卵,发痼疾。” 此外,鹅蛋壳虽不起眼,却也有其独特功效。它性平、味甘淡,能拔毒排脓、止痛,常用于治疗痈疽。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将新生鹅蛋壳烧灰存性,研末后以醋调敷,可有效促进痈疽立出脓血。同时,《文堂集验方》还介绍用鹅蛋壳与熊胆、冰片调和外用,可治疗痔疮肿痛。鹌鹑蛋,这一小小的食物,却拥有着不可忽视的补虚健脾之功效。在《饮膳正要》中,它被赞誉为“甘温无毒,益气补五脏,实筋骨,消结热”。对于产后体虚、大病初愈、久病瘦弱以及痈疽疮疡等气血虚弱的患者,每日食用2~3颗煮熟的鹌鹑蛋,或搭配党参、山药、当归等熬汤炖煮,都是极佳的补虚健脾之选。 然而,食用鹌鹑蛋时也有一些禁忌需注意。古籍中提醒,鹌鹑蛋不宜与木耳、猪肝、猪肉等食物同食。如《饮食须知》所述,木耳与鹌鹑同食可能引发旧疾;猪肝因含有惊气,与鹌鹑同食可能影响面色;而《医心方》则明确指出,鹌鹑不可与猪肉同食,以免生疮。这些提醒虽小,却足以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更加注重饮食的安全与健康。鸽子蛋,这一美味的食材,不仅口感鲜美,还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在中医的眼中,鸽子蛋味甘、咸,性平,被视为补肾益气的良药,同时还能解疮痘之毒。历史上有许多古籍如《奇效简便良方》和《本草纲目》都记载了鸽子蛋的这一神奇功效。其中,《奇效简便良方》更是详细记载了一个治疗稀痘的简便方法:食用白鸽子蛋可以预防出痘,甚至永不出痘。此外,《本草纲目》也指出,鸽卵能主治解疮毒、痘毒,预防痘毒的发作,让小儿食用后,即使出痘也较为稀少。这种预防方法颇为独特,即将一对白鸽蛋放入竹筒中密封,置于厕所中静置半月后取出,再以卵白配合辰砂制成药丸服用,即可达到预防目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gx/12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村茅厕边野草,人称断血流,止血有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