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风从故乡来丨线上交流稿
主持人 毛碧琴韩海玲 交流嘉宾 嘉宾1:邰建华 嘉宾2:李廷梅 嘉宾3:刘玉芳 嘉宾4:付超 嘉宾5:徐婷 《风从故乡来》线上交流文字稿味道微风不燥,艳阳不骄,五月的味道刚刚好。尊敬的一菲师父,亲爱的诗意语文家人们,《风从故乡来》栏目,和您如期相约。一日三餐,那是生活的味道;一木四季,那是人生的味道;那方水土,那方民情,俨然是家乡的味道;那座城,那个人,分明是牵挂与思念的味道;人间烟火,草木清欢,一切都是美好的味道。素食锦年,玉口锦心,下面由各位嘉宾带着大家一起品尝人生不同的“味道”。首先有请一号嘉宾邰建华老师,带来《燕攸》。辽宁省朝阳市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32年来,多次获省级优秀课、演讲比赛一等奖。一直坚守“诗意语文”教学。近年来,探索“吟诵、诗词创作、情境作文渐进式教学”新思路,带领学生营建诗意课堂,创造诗意生活。燕攸邰建华说起燕攸,我也很惊奇。今天我在八年十九班监考时,竟然发现班级窗台上摆放着两盆燕攸。整株有点矮粗,零星的黑紫色果实挂在稀疏的心形叶子中间,显得格外耀眼。白色的小花大大方方的挺立在枝头,很有笑傲江湖的霸气。我忍不住把花盆拿到桌子上,高兴的欣赏起来。一段往事倏然在记忆里灵动起来。那是在一九七几年的夏季,杏子黄熟之后,地瓜地里还有土豆地里最惹眼的就是燕攸了。由于燕攸的长势高大,所以从远处就可以看到秧苗。那时候,几个孩子一起奔向燕攸。把成熟的果实小心谨慎地摘下来,直接就放进嘴里了。果实一般4到10个,七个居多,成伞状聚拢在一起,很好看。燕攸刚熟时,果实不多,体积又小,我和得得每次都是先摘下来一束,然后放在手心里。把青的没熟的摘掉。如果熟燕攸太少,就一人一粒。如果熟的多就一人一束。这要取决于几个人去。因为都是女孩子,往往都是三五个人一起去。所以,往往都是吃了几粒就没了,然后再寻下一颗燕攸。那时候,小伙伴之间都很友好,谁也不会自己独吞果实。有时候采摘一大把一会就吃没了。有时候,一不小心,把燕攸弄碎了,满手都是黑紫色。就把手在衣服背面一抹,接着摘,接着吃。不亦乐乎。小伙伴们尝到了燕攸的甜头,几天之后总会去采摘一次解解馋。但地瓜地的主人常常把燕攸给拔了。(孩子们走过的地方地瓜秧乱七八糟倒着一片。)孩子们发现燕攸拔掉了,伤心好多天呢!聚在一起,商议再去苞米地或者高粱地去寻找燕攸,往往是空手而归。燕攸,是那个年代孩子们廉价的美味。采摘燕攸,更是童年一份甜蜜的往事。渐渐长大了,对燕攸的印象模糊了!即使看到,如同看到杂草一般也熟视无睹了!现在,王玉珍老师竟然把燕攸放在精致的花盆里种植,当做宝贝欣赏,一种欣喜油然而生了。于是,我赶紧查字典,原来燕攸学名“龙葵草”,也有地方称“野海椒”“灯笼草”“七粒扣”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和叶子都可食用。因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煮熟后食用。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查完资料,我就更惊奇了。原来,最不起眼的燕攸居然是纯绿色宝贝。原来,我们认为最贫穷的童年成为最绿色最健康最奢侈的童年!望着眼前的燕攸,我不禁为王老师的朴素的情怀而心生敬意。不,一定还有故事!监考完毕,我找到王老师。问她在班级养殖燕攸的原因。王老师说:“还真有故事呢!寒假回来花盆里的花冻死了。一名不爱学习的学生不愿意放弃花盆里杂草,自己愿意承担养殖杂草的任务。就这样,生机勃勃的绿草中长出了燕攸。学生就又把燕攸单独放在花盆里养殖起来。”说到这,王老师自豪的笑起来。笑的是那么天真。我问“然后呢?”王老师继续笑着说:“这孩子从此乐观起来了!我也发现这是对学生生命教育的最好事件。像我这样的普通班级不学习的学生多。单纯的说教学生根本就不接受。燕攸弱小,不被人重视,但我觉得燕攸本身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就是对生命最高贵的礼物。我要用生活中这株燕攸告诉学生,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说完,王老师还把手扬起来,很有力量的拍在自己的肩上。仿佛是在给学生上课,更是在给自己一份鼓励!一种信念!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今天,这株燕攸给我上了一堂素质课!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燕攸亦如苔花般昂扬,亦如牡丹般魅力四射。看似弱小,生命力却惊人的顽强;看似无用,却在贫穷年代里,带给小朋友无穷的精神慰藉。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被呵护,致敬生命!感谢邰老师的精彩分享。下面有请二号嘉宾李廷梅老师带来《家的味道》。家的味道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李廷梅天高,云淡,树摇,吠叫……这是老家的味道,这是静的味道,这也是暖的味道。静的味道.老家阳光下我们磕着瓜子、松子,吃着苹果、橙子、梨,陪着爸爸妈妈聊天,东家的新娘,西家的新儿,门前的老树,山上的树林,去年的庄稼,今年的收成……这是老家最美的味道,这味道如诗,如歌。儿子跑进跑出的的看屋檐下新来的燕子,听它们歌唱,燕子一家时而叽叽喳喳,时而窃窃私语,时而边唱边舞,时而静谧安详,这是人与鸟儿欢愉相处的幸福味道。两只大狗一黑一黄跟在儿子屁股后面跑进跑出。大黑狗总是在前面跑着、跳着引路,小黄狗不慌不忙,跟在儿子后面。它们俩,一只是昆明犬,一只是本地土狗,各自呈现出自己的生命姿态。儿子告诉我:“这几天,他把大骨头都拿给俩只大狗吃,于是,它们见到儿子就直摇尾巴,高兴得直往他身上跳,两只大狗成了我的好朋友喽!呵呵呵!”儿子非常愉快的笑着……爸爸妈妈看着两只大狗一直跟儿子也逗得哈哈笑,直逗着说:“我们家有三只大狗狗哦"!静静地陪父母,一大家人在温暖的蓝天白云下聊天,磕瓜子,日子慢慢的,看着日出,又观日落,这就是家最纯美的味道!暖的味道.爸爸 前年高考的日子,我生了一场大病,发烧,全身发冷,全身长满了疹子,咽喉像针刺,化重脓,整个人晕晕的,我真的病了。我拿着化验单,医院的各科室间,打算把化验单拿给医生看时,电话响了,一看,你爸爸打来的。“你是不是生病了?”“你在哪呢?”“你一个人吗?”“病情怎么样呢?”爸爸一连问了一串。我按病历实事求是的告诉了爸爸。接着爸爸说:“我就说,我好像靡靡中知道呢,我找好药了,让小勇(指老公)开车回来拿,今晚他下班就叫他来拿啊。”爸爸又不放心的交代了一遍。“好的,好的,一会儿我就打电话让他直接下班就回去拿”。“还有哪里不好吗?”爸爸又问。“脖子查出多个甲状腺淋巴结”,我实事求是的说了。“这是要吃xx药,去中药材市场的那家店去买来服,不要拖。”爸爸又交代了一遍。“唉,怎么生出一堆病了,要一样一样的治好啊?”爸爸又感叹着交代了一遍。这感叹声分明是:心疼,牵挂和爱。听着爸爸的感叹,忍不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很复杂的情感在内心升腾,惭愧,难过,悲哀……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顿时,不知如何跟爸爸说了……“那你赶紧看病,记得让小勇(老公)开车回来拿药,你脖子疼我就不说了。”爸爸干脆的挂了电话。这是家温暖的味道,这味道,从电话那头传到这头,我的心百感交集,爱愧交加…暖的味道.儿子今天又是我的晚自习,一周两次的晚自习,4个早自习,已雷打不动。我依然匆匆忙忙的坐班到18:00,赶紧冲去接儿子,一冲到学校门口才发现忘了带接送卡,又赶紧跟另一个家长说了说,麻烦人家帮我刷刷卡,这位家长很爽快的刷了。一进教室,早已黑漆漆的,空无一人,我赶紧到处找萧萧,遇到两位家长,告诉我在教室后面玩着,我冲到教室后面,看见几个小朋友在玩耍,细细看,又走过去问,但都不是他。我又跑到操场,一个一个仔细看了两遍,除了在操场踢足球的小朋友,没有他。我又在每栋楼的楼道上找,也没有找到他。他到底去哪儿了呢?我重新返回教室,小书包在教室里课桌上好好的放着。我知道,他没有跑出校园,应该在哪里玩着。我又跑了学校大门口附近找,也没有看见他。当我回头看操场的时候,发现小家伙竟然蹲着在操场边跟几个小朋友玩着。“萧萧,我们回去了。”我焦急地说。“妈妈,你总算来了呀!”“我早就来了呀,你跑哪去了刚才?”“我一直在操场呀!”“那刚刚我怎么没看见?”“我之前在教室的另一边玩来着。”“那你一般在哪里玩呀?妈妈下次好找。”“哪里有小朋友我就是哪里玩,我总不能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在教室等着。”“是啊,以后妈妈无论如何也要按时接你,看着黑漆漆的教室,妈妈也心生冷意。"我们聊着天走出了学校大门。刚出门,电视台的记者正在采访小朋友,我们很忙,因为18:20我还要守晚自习,我想赶紧走。可是记者很热情地坚持要采访我们。记者说:“耽误你们几分钟的时间,只是几分钟”。我们只好停下脚步接受他们的采访。记者问儿子:“今天考一科的试了,你觉得自己考得怎么样呢?"儿子说:“很好"。记者又问:“你真棒,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吗?”儿子顿了顿说:“我的妈妈很辛苦"。想不到,每天乐呵呵的小家伙竟然知道心疼妈妈了。瞬间泪奔......这是理解的味道,这味道暖暖的。走过四季,我分明又看到:天高,云淡,树摇,吠叫……阳光下我们一家磕着瓜子、松子,吃着苹果、橙子、梨,陪着爸爸妈妈聊天,儿子和两只一黑一黄的大狗跑进跑出,这是家最美的味道,这味道如此温暖,它足以温暖我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老家的味道在内心深处隽永,那静谧的屋檐下,有果香萦绕、有燕子飞舞歌唱、有家常的絮语、更有少年奔跑嬉戏。生命赓续,血脉相承,老父亲的叮咛、儿子的理解,是辛苦奔波途中的港湾,是积极打拼的动力。感谢生命的馈赠,感谢亲情的力量铸就温暖的味道。感谢李老师的温情分享。下面有请三号嘉宾刘玉芳老师分享《五月未央》。吉林省舒兰市第六中学校教导处主任。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走遍中国.最美教师,全国基础教育科研骨干,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工作者,吉林市骨干教师,吉林市“十二五”先进个人,吉林市第三届“百名科研之星”教师,吉林市年度师德先进个人,舒兰市优秀教师,舒兰市师德模范先进个人,舒兰市示范课教师。荣获第九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二等奖,全国第一届“诗语杯”中小学语文基本功大赛中教材朗诵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首届“语文报杯”全国语文微课大赛中,作品《秋天的怀念》被评为初中组国家级二等奖,课例《绝品》在“新课程下有效教学实践研究”全国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吉林市第四届“学苑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有多篇文章发表在《语林》等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参与编写董一菲老师主编的《教师临场应对实用技巧》一书。五月未央于东北人而言,经过漫长的冬天,终于迎来期盼已久五月的春天。五月的暖风吹过,吹醒了沉睡的花蕾,吹开了桃花儿、杏花儿、李花儿无数;嫩弱的柳枝如一个娇羞的小姑娘般,在春风的吹拂下,舒展开了黄绿眉眼。小草被春雨浇灌后,也迫不及待地伸出小脑袋,与地面撞了个满怀。这就是春的消息。去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无法走出家门,无法嗅到大自然的芬芳清香。去年的五月是如此压抑、如此孤寂。而今年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一个喜出望外的春天,今年的五月,我们欣喜、我们展望、我们期盼。离家再远,根脉仍在故乡。而我每每放假都要随父母回老家,看看年迈的爷爷。五一劳动节小长假的第一天,我开车带着宝贝依旧回到老家。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徐徐,大街小巷花次第开放,开着车窗仿佛嗅到花的芳香,我顿时心旷神怡,很快便到家了。歇了一会,妈妈要把老屋前的一块园子种上土豆。我们高兴不已,便和妈妈一同劳动,顺便让孩子体验着劳动的快乐。犁地、松土、施肥过后,妈妈便开始挑选土豆种子。我蹲坐在妈妈的身旁,拿起小刀正准备打算帮忙时,妈妈拉入我的手臂,告诉我说:“选种子是有讲究的呀,不是随便乱切的”。土豆种子必须要选择大个头儿的,要选择出芽儿多的地方,然后再切好,我瞬间听后便醍醐灌顶。在妈妈的指挥下,半个小时的时间我切好了土豆种子。随后妈妈在松软的土地上沟出垄来,在垄沟处将土豆种子按一定的距离放在垄沟处,然后再将种子上面盖上一层土,用脚踩一遍,就这样土豆就种完了。过程中,六岁的宝贝看见姥姥弯着腰在园子里忙碌着,也加入行列,拿起土豆种子,也要种,经管距离把握不好,但是妈妈却很有耐心的指导着,望着孩子稚嫩的双手和小小忙碌的身影,我拿起手机录下这一美丽的瞬间。我想在宝贝幼小的心灵中一定种下了劳动的种子,也体验了劳动带给他的快乐。种完土豆后,低着头在地上寻找野荠菜的踪影,便也成为一种乐趣。我发现了一个叶片有巴掌大,周边呈锯齿状,根又细又短的荠菜,我便取来小刀,弯下腰拿起小刀贴近根部割下去。坐在田埂放眼望去,田野里一片片的泛着青,偶尔一朵两朵的小黄花,在风中摇曳,可爱至极。小宝贝不认识什么是野菜,便也蹲在地上采摘一朵朵的小黄花。田野里不时传来我们的欢笑声,不一会儿,我们便挖了满满一篮。望着大大的红薯,喜悦之情涌上了我们的心头。晚上回家后我清洗了很多遍,妈妈活好了面,从冰箱中取出一小块肉,说要包包子。晚饭小宝贝品尝着包子,连声说:“包子,真好吃呀!”踏青挖野菜,让我和宝贝有机会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在田野中呼吸着带有泥土芬芳的新鲜空气,荡涤去整个冬季积存在胸中的污浊,看小小的嫩叶从松软的泥土里钻出,闻野菜和与泥土的芳香,去咀嚼春天的味道,去悠闲逍遥一番,浑身着实有说不出的舒坦。我由衷的感叹这一行实在是个令人心动的明智选择,这难道不是小孩子难得的人生乐趣吗?五月未央,留住一抹翠绿,享受劳动的乐趣,真好!五月踏春来,满怀欣喜;娘家情依依,劳动趣味浓。置身自然、置身田地,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野菜的味道在舌尖弥漫,刺激味蕾。田野里放飞、田野里撒欢儿,咀嚼春天的味道,留住一抹翠绿,在五月未央时。感谢刘老师的趣味分享。下面有请四号嘉宾付超老师。助读嘉宾:张杰波张杰波,辽宁省作协会员,辽宁省骨干教师,朝阳市优秀班主任,市级首届德育名师,张杰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董一菲诗意语文工作室成员。母亲,愿您能永远蓬勃地生活很久之前,就想专门为母亲写点什么。但每念至此,总会词穷,竟然无处落笔。感谢“风从故乡来”栏目,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能表达心声,传递爱意。亲爱的母亲,愿您能永远蓬勃的生活。我见过母亲的旧照片,那种窈窕女子的温柔、素雅、清新,令我印象极其深刻。母亲识字,书读得多,有着可贵的善解人意和对家庭及子女的热爱。母亲的知礼,母亲的随性,都让母亲看起来素质很高。在相当一段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母亲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诸多的重担。教我明对错辨是非,教我遇人有礼,教我遇事有智。母亲用不多的话语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对女儿寄托着希望,也让希望开出了花。似乎又想起了小时候害怕打雷,害怕天空里火舌一样的电光,害怕“轰隆轰隆”的巨响。母亲总是把着我的头,埋在她的怀里。我总感觉母亲的身影是那样的高大且无所不能,会驱散黑暗,会阻隔雷霆与闪电。我到现在才明白:母亲身上那熟悉的味道,就是亲情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十一岁开始,我就到离家七八十里的乡镇驻地上学。临行前,母亲总是一再叮嘱:东西带好了没?钱包放没放好?书包里带着吃的,到学校别忘了拿出来给同学们分一下;记得小心走路,免得我惦记。母亲总是站在村口,目送我远行,等我走得很远了,才看到母亲转过的身影消失在目光的尽头。如今,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曾经在最美好的年华中,伴我成长。待我似乎有能力独当一面的时候,岁月却无情的苍老了她的容颜。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母亲额前多了一道道皱纹,记忆里乌黑的秀发也有白发悄然而生;印象里高大的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的身影现在却要颤颤巍巍地帮我整理衣领。我未曾沉思:是时间过的太快?亦或是我离母亲太远?不经意间,我们长大了,成熟了。一切似乎都变了,但或许唯一不变的,就是母亲的那份体贴与关怀。 过去许多年里,我成家立业,相夫教子。可母亲的爱,依旧没有走远,那一次又一次的叮咛与嘱托,一次又一次电话里舍不得挂掉的叨念,都是母亲满满的爱。母亲啊母亲,数载载春夏秋冬,你用柔情化作和风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现如今,母亲日渐衰微的身体如同她苍老的额头上那一条条深刻而复杂的纹理,慢慢地散裂开来。她松散的肌肤几乎承受不住任何一丝外力的袭扰,当她还能用微弱的余光安详地注视着我的时候,我总是痛彻心扉。当我看到妈妈毫无光泽的头发和苍白的脸庞及因病痛额头上沁出的大片大片细微的汗珠,我总是流下茫然不知所措的泪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感觉到:我承载着母亲的心血与恩泽而来,母亲不禁给了我最初的生命,还在我成长的路程中用爱心呵护着我!母爱何尝不是春天的阵阵花香,清新爽朗,散发芬芳,沁人心脾?母爱何尝不是一首悠长的歌,点点滴滴,感人肺腑?再此,真诚祝愿我亲爱的母亲能永远蓬勃地生活!鬓边白发冉冉,是历经生活操劳的见证,是沧桑岁月洗礼的结晶。害怕时,温暖的怀抱让人留恋;离家时,声声嘱咐永记心间;回头时的背影,在脑海里时时打转;年轻时的美丽,面对生活时的坚韧,惊艳了时光。汩汩流淌在心里的是母亲爱的味道。感谢母亲赐予生命,祝福母亲蓬勃地生活。感谢付超老师深情的分享。下面有请五号嘉宾徐婷老师分享《克拉玛依的味道》。徐婷,女,研究生,中共党员,高级教师。新疆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从教12年,从事班主任工作7年。目前兼任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党政办主任、人力资源处主任、校宣传工作。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gj/7962.html
- 上一篇文章: 84夏枯草临溪照水灯笼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