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黄姑娘
一年生草本,高50厘米左右。茎微卧或倾斜,多分枝,具细柔毛或近光滑。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或长圆形,长2~8厘米,宽1~5厘米,先端短尖,叶基不等,全缘或波状,或具有不规则的缺刻,上面绿色,近于无毛,下面毛较多;叶柄长1~4厘米,有毛。 中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花单生于叶腋;花柄长约5毫米;萼钟形,绿色,膜质,5黄姑娘裂,有硬毛,结果时萼增大如灯笼状,直径约1.5厘米,包围在果实的外面,具有突出的5棱;花冠钟形,5裂,淡黄绿色,长约8毫米,近冠管基部有斑块;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的基部,花药长圆形;雌蕊1,子房圆形,2室,胚珠多数,花柱线形,柱头头状,呈不明显的2裂。浆果圆珠形,黄色,直径约1厘米;种子多数,扁圆形,绿白色。花期6月。果期7月。 生长习性生长分布于海拔公尺以下阳光充足的开阔地、荒废地。 药用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各版均收载了酸浆黄姑娘的干燥宿存萼或带果实的宿存萼作为锦灯笼药用,性味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外治天泡疮,湿疹。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表明,酸浆含有physalins,类特征性成分。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酸浆具有抗炎,抗菌,抗癌等活性。其抗炎机理可能是抑制PMN氧自由基的产生和释放而发挥作用。 徐国钧主编的《中国药材学》中记载了毛酸浆的带萼果实作为灯笼草药用。 这两种药用植物分布广泛,资源非常丰富,均有多年的栽培经验,酸浆与毛酸浆为药食两用植物,其果实酸甜可口,营养丰富,为人民大众所喜爱,而且对酸浆治疗咽喉肿痛的疗效有口皆碑。以酸浆为代表的酸浆属药用植物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黄姑娘种植技术: 选地: 选择肥力中等,质地疏松,易于排水,避风向阳,土层深厚的砂壤土地块较好。 如背风向阳的山坡、山岗地,尽量不用甸子地,忌用涝洼地。 土壤PH6.5-7.5,较为适宜。 育苗: 一般在风障阳畦或日光温室中建育苗畦。 育苗初期外界温度较低,为提高地温,建畦播种前15~20天应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 苗床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千克,浅翻、耙平,做成平畦。 播前浇水,水渗下后播种。 种子可用45℃的温水浸种,或用0.01%的高锰酸钾液浸泡10分钟,防止种子携带病毒等病菌。 然后用清水浸种12小时,捞出,放在20~3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 待80%的种子露白后播种。 撒种后覆土0.5~1厘米。 立即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提高苗床温度。 白天保持20~25℃,夜间10~15℃。在最严寒季节,苗床温度不应低于5℃。 出苗后进行间苗,间除过密、并生、伤残弱苗。 在2~3叶期,进行分苗,分苗株行距为10厘米×10厘米。 苗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小苗期外界温度低,蒸发量小,可不用浇水。 分苗期外界温度渐高,可7~10天一水。如苗床缺肥,可追复合肥一次,每公顷施~千克。 定植: 定植地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40~70千克,深翻、耙平,做成平畦。 定植应在晚霜过后进行。 在秧苗6~7叶期第一朵花初开时为定植适期。 定植时应仔细起苗,少伤根系,以利缓苗。 定植密度每公顷70株左右,株行距为25~28厘米×65~70厘米。 田间管理 追肥: 定植缓苗后,结合浇水追催苗肥,每公顷穴施或沟施腐熟的人粪尿7千克,或尿素千克。 第一果实膨大后追第二次肥,每公顷施复合肥~千克,以促进果实发育和植株生长。 采收中后期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肥。 如基肥不足,追复合肥千克。有条件时行根外追肥,把尿素、或复合肥配成0.2%~0.3%的水溶液,每3~5天一次喷布叶面。 如果叶片肥大,节间过长,有徒长的表现,可喷0.2%磷酸二氢钾液控制。 浇水: 定植时浇足定植水。缓苗追催苗肥后浇一水,即中耕蹲苗。 蹲苗结束后,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5~7天一水,夏季每3~5天一水。 中耕除草:定植初期,每浇水后即中耕一次,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 在初花初果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使栽培行变成垄,防止植株倒伏,并利于灌溉排涝。 生长中后期及时除草。 植株调整: 金灯果分枝多、匍匐性强,必须进行搭架。 一般用竹竿插入土中,搭成人字架或篱壁架。 植株每长30厘米长即人工绑蔓一次。 采收: 金灯果果实成熟后自然脱落,人工捡拾收获,其质量最佳。 成熟果外宿花萼枯黄,果实淡黄色,香味浓郁。 如果果实成熟度不够,味差,则应催熟。 可用倍的乙烯利喷洒果实后堆放,待其充分成熟。供贮藏或远销运输的果实,以带果外宿存花萼为宜。 =========================== 附小知识: 黄菇娘也叫灯笼草、挂金灯、酸浆果、甜菇娘、金菇娘,为茄科酸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菇娘在我国南北地区都有分布,原是生长在村旁、路边、及山坡撂荒地的野生植物,目前仅北方地区有少量栽培。黄菇娘植株伞状,双叉分枝,平均高度73.11cm,最高cm,较开张,生长较旺盛。叶片为宽卵形,浓绿色,互生,表面粗糙不平,上有白色的绒毛,老熟时基部不对称,显现出一边高一边低。叶脉紫红色,叶缘锯齿状。叶柄紫红色,较长,约5—7cm。茎为长方形,有四条明显突出的紫红色棱,茎上有白色绒毛。花为喇叭形,花冠幅状、白色,直径1.5cm左右,单生于叶腋。两性花,雄蕊5枚,雌蕊1枚。钟状花萼5裂。花瓣中央均匀分布有5个2mm×1.5mm大小的紫色斑,雌、雄蕊长度相当。果实外面有一层由花萼发育而成、连成5角灯笼状的宿萼囊,宿萼囊基部略平,中心凹陷,顶部尖,有一小裂口。萼囊上有5条从果柄到袋顶的纵棱。宿萼囊膜质,质地柔软,象果袋似的包围着整个果实,起到保护作用,随着果实的长大而长大。宿萼囊幼期为绿色,成熟时为黄色,完全成熟时为灰白色。 黄菇娘果实为圆形的浆果、橙黄色,种子小而多,浅褐色,扁圆形或扁椭圆形,镶嵌在果肉中,可食,果实可食率%,风味带有较浓郁的奶香味。果实为浆果,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二十一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含量是其它果品的5倍,是无污染、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天然保健绿色食品。黄菇娘也是一种中药材,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的功效。长期食用可润喉止咳,通便利尿,生津开胃降血压,美容养颜。成熟果食甜美清香,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蔬菜。 中药灯笼泡为茄科酸浆属植物灯笼草的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灯笼草,全长约30~60厘米。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有直线纹,嫩部被短柔毛;体轻,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常卷缩,展平后卵形至椭圆形,长5~8厘米,顶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浅波状,通常淡绿色或灰黄绿色,两面无毛或脉上被毛。花黄色或淡黄色,干时不鲜明,单生叶腋,常脱落。宿萼膨胀成灯笼状,常压扁,长1.5~2.5厘米,黄白色,纸质,有5棱和网状脉纹,内包藏一颗球形、径1.2厘米的浆果。气无,味苦。以叶多、黄绿色、带果萼多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味苦,性凉。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祛痰止咳,软坚散结。主治黄疸型肝炎,胆囊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脓疡,腮腺炎,睾丸炎,膀胱炎,血尿,颈淋巴结核;外用治脓疱疮,湿疹,疖肿。 使用方法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煎水洗或煅灰存性撒患处。 用药宜忌孕妇忌服。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gj/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些变态水果你吃过十种就是大牛就怕一种
- 下一篇文章: 文昌最常见的植物大全,这下你再也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