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麦芽,生用舒肝理气,炒用消食
麦芽,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之后的炮制加工品。大麦芽具有消食和中的功效。李时珍云:“麦芽、谷芽、粟芽,皆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须同白术诸药兼用,则无害也。” 麦芽所消的食滞只适用于米、面及诸果食积,不包括油腻类的肉积造成的食滞。在服用消导类的中药时,应在胃中确有食滞的前提下才能服用,胃中没有积滞而久服消导药,则会消耗胃气。中医在治疗脾胃虚弱又兼有食积的病证时,往往会在使用消导药的同时,再辅以一些顾护胃气的中药。如李时珍所说的“若久服者,须同白术诸药兼用”就是消食与护胃并举,祛邪而不伤正。 《本草纲目》记载:“快膈进食方,麦芽四两、神曲二两、白术、橘皮各一两,为末,蒸饼丸梧桐子大。每人参汤下三五十丸,效”。方中的麦芽、神曲意在消食化积,白术、橘皮、参汤则意在和胃益气。这样的配伍组合也是出于消食而不伤胃的考虑。 对于麦芽消食和中的功效,民国时期的名医张锡纯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认为麦芽不单能够消食化积,还能够舒肝理气,且留有医案以作说明: “一妇人年近四旬,胁下常常作疼,饮食入胃常停滞不下行,服药数年不愈,此肝不升胃不降也。为疏方用生麦芽四钱以升肝,生鸡内金二钱以降胃,又加怀山药一两以培养脏腑之气化,防其因升之降之而有所损,连服十剂,病遂全愈。” 两个症状三味药,生麦芽舒肝气以缓解胁下疼痛;生鸡内金降胃气以消食化滞;怀山药益脾养阴,固护胃气。在这个医案中,生麦芽显然不单是和鸡内金一起发挥了消食化滞的作用,它也发挥了舒肝的作用。 此外,麦芽有生用、炒用之别,生麦芽用于舒肝理气,炒麦芽则用于消食化滞(炒至棕黄色的麦芽称为炒麦芽,炒至焦褐色的麦芽则称为焦麦芽)。 /完/ 抱朴言,至美中医、至朴之言! 消米、面、诸果食积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gj/1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个世界还有比ldquo断奶rdq
- 下一篇文章: 夏天热冬天冷,到底什么季节断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