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是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为什么不能
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s://news.sina.cn/gn/2017-04-26/detail-ifyetxec6600750.d.html 李先生今年48岁,几年前就被诊断出患有高血脂。当时,医生告诉他,要注意饮食,少吃油腻的食物,还要戒烟戒酒。李先生刚开始很遵守医嘱,吃得清淡,不抽不喝,也按时服药。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自己身体没什么不舒服,就开始放纵自己,吃喝无度,还经常抽烟喝酒。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李先生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他经常感到胸闷气短,一开始,他以为是睡眠不足,就坚持每天早睡早起,可是症状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李先生很害怕,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脏病,医院检查。 医生听了李先生的症状,觉得他可能患了冠心病,建议他做一个冠脉造影。李先生不知道冠脉造影是什么,有些担心,就上网查了一些资料。他发现,网上有很多人说,冠脉造影不能随便做,会有很多危害,这让他更加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做冠脉造影。 医生解释说,根据李先生的情况,做冠脉造影是非常必要的,这是诊断冠心病的最准确的方法,也是一种微创的手术,不用太担心。那么,为什么有人说,冠脉造影不能轻易做呢?这主要是因为,冠脉造影也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患者做好准备和护理。 一、什么是冠脉造影?冠脉造影,也叫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通过X线来检查冠状动脉的手术,可以清楚地显示出冠状动脉的形态、直径、狭窄程度等,是检查冠心病的金标准。 冠脉造影的过程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在手臂或大腿的动脉处穿刺,插入一根导管,第二步是沿着导管,将一根导丝送到主动脉根部,找到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第三步是通过导管,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造影剂会在X线下显示出冠状动脉的情况,方便医生诊断和治疗。 冠脉造影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但是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做的,因为它是在心脏内进行的,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费用也不低,所以医生不会轻易地建议患者做冠脉造影。一般来说,以下几类人群需要做冠脉造影: 40岁以上的男性,或者已经绝经的女性,如果有严重的心绞痛,并且心电图异常,就应该做冠脉造影。 如果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而且有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也应该做冠脉造影,比如本文的李先生。 如果有冠心病的家族史,也容易患上冠心病,所以如果有胸部不适,最好去做一个冠脉造影。 除了这些人群之外,其他人如果也有胸闷气短等症状,但是心电图等检查正常,也可以考虑做冠脉造影。 那么,冠脉造影有哪些危害呢? 二、冠脉造影有可能存在哪些潜在危害?1、过敏反应: 造影剂是一种含有碘的化学物质,有些人对它可能会过敏,过敏反应有轻有重,轻者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重者出现休克、心跳骤停等,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做冠脉造影之前,要先做一个皮试,看看自己是否对造影剂过敏,如果过敏,就不能做冠脉造影。 2、穿刺部位出血: 冠脉造影是通过动脉穿刺来进行的,穿刺部位有可能会出现出血、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尤其是对于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出血的风险更高。所以在做完冠脉造影后,要注意伤口的护理,用压力绷带包扎,避免活动,防止出血。 、栓塞并发症: 栓塞并发症是指在冠脉造影的过程中,由于器械或者患者自身的原因,导致血管内出现栓塞物,阻断血流,引起组织缺血坏死。栓塞物有三种来源,一是血栓,二是空气,三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4、心律失常: 造影剂是一种含有碘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影响血液中的钙离子的浓度,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发生改变,引起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多种类型,有些是轻微的,如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早搏等,有些是严重的,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心跳停止,危及生命。为了预防心律失常,医生要在做冠脉造影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电击等治疗。 5、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是指在注射造影剂后,由于造影剂对肾脏的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导致肾功能下降,血肌酐升高,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并发症。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约为2%-10%,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慢性肾病患者、心力衰竭患者等。 综上所述,冠脉造影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但也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患者做好准备和护理。当然,如果患者已经到了必须做冠脉造影的阶段,那么患者就不要害怕风险,要积极配合医生,及时治疗冠心病,上面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都不会特别大。 三、常见的心脏检查有哪些?有何区别?目前,常用的心脏检查有心电图、冠脉CT、血管内超声、冠脉造影等,那么,这些检查有什么区别和优缺点呢?这里介绍剩余的种。 1、心电图 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查,它可以反映心脏的节律、频率、传导、梗塞等情况,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心脏检查之一。心电图检查的原理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位变化,这些电位变化可以通过电极贴在身体表面的不同部位,然后通过仪器放大和记录,形成一定的波形,这就是心电图。 心电图检查的优点是,它可以快速、方便、无创地发现心脏的异常,比如在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脏肥大、心包积液、心肌炎等一系列疾病时,心电图都有相应的改变。心电图检查的缺点是,它不能全面地反映心脏的结构、形态、功能等,也不能追踪患者一整天的状态,只能检查一段时间的心电图,如果患者在家里心脏不舒服,医院检查的时候,不舒服的症状已经恢复正常了,那么这时候再用心电图检查,检查出来的数据也是正常的。 因此,心电图检查只能作为心脏病的初步筛查,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进一步评估心脏的情况。 2、冠脉CT 冠脉CT是一种利用X线和计算机技术,对冠状动脉进行三维重建的检查,它可以显示出冠状动脉的形态、直径、狭窄程度等,是检查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阻塞,使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它是心脏病的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 冠脉CT的原理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血液中的碘浓度增加,然后利用多层螺旋CT对心脏进行扫描,通过计算机处理,重建出冠状动脉的图像,从而了解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冠脉CT的优点是,它是一种无创的检查,创伤小,费用低,门诊即可完成,在排除冠心病方面,准确度比较高,也就是说,如果冠脉CT正常,得冠心病的可能性很小。 冠脉CT的缺点是,它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准确度不如冠脉造影,也就是说,如果冠脉CT异常,还需要做冠脉造影来进一步确认,而且冠脉CT不能直接进行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如放置支架等。 、血管内超声 血管内超声是一种通过导管将超声探头送入冠状动脉内,对冠状动脉的管壁进行超声成像的检查,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冠状动脉的管壁厚度、斑块成分、狭窄程度等,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重要方法。 血管内超声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射和衰减,对冠状动脉的管壁进行扫描,形成一定的图像,从而了解冠状动脉的情况。血管内超声的优点是,它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管壁,而不是像冠脉造影那样只能看到血管管腔的轮廓,因此,它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的性质,对于指导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如选择支架的类型和大小,判断支架的位置和完全性等,有很大的帮助。 血管内超声的缺点是,它是一种有创的检查,需要穿刺动脉,插入导管,有一定的风险,而且费用也比较高,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做这种检查,一般是在冠脉造影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做血管内超声。 结语:每种检查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价格也不尽相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哪种检查方法最好或最不好。 重要的是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如果医生建议患者进行某种检查,那么最好听从医生的建议。如果仅仅是为了检查是否存在冠心病,那么冠脉造影可能是最合适的选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gj/12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一医疗ECMO与PCI无缝对接市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