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首例微创手术,给孩子捐肝的妈妈术后
00:58 华南首例!微创手术,给孩子捐肝的妈妈一周就出院了 近日,医院肝脏外科暨肝移植中心连续成功实施2例全腹腔镜下活体供肝切取和儿童肝脏移植手术。这是华南地区首次报道的腹腔镜活体供肝移植手术。 两位给孩子捐肝的母亲分别在术后第6天和第7天出院,上腹部也没有传统手术留下的巨大疤痕;两位患儿均恢复良好,即将出院。未来,母亲和孩子的肝脏都有望生长恢复至与常人无异。 微创活体供肝切取,效果好但难度大 “对终末期肝病患儿而言,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生命很快就会走向终结。”中山三院副院长,肝脏外科学科带头人、教授杨扬介绍,活体肝移植技术能够增加供者数量、缓解供肝短缺,尤其是对于儿童肝移植等待者,活体肝移植能够在最小化供者创伤的同时,为更多的患儿提供手术机会。 但以往,活体肝移植供者手术被认为是一种“巨创手术”,通常要在上腹部取较大切口进行,术后恢复时间一般长达一个月,且上腹部切口疤痕较不美观。这对供肝者(多为患儿的父母)而言是一种阻力。 中山三院器官移植科主任、教授易述红介绍,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活体供肝切取,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势,对供肝者的术后早期康复和长期生活质量提高大有好处。“对供肝者而言,早期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疼痛比较不明显,康复也更快;长期来看,疤痕会更小,心理压力没那么大。” 活体供肝切取手术的好处很多,但门槛也更高。其要求在保证“供体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充分显露肝脏主要血管、胆道,并确保供肝侧及受体侧肝脏均有完整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同时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血管离断及供肝取出,手术技术难度极高。 因此,目前国内外仅有少数移植中心能够开展腹腔镜活体供肝切取术,而华南地区此前尚无实施此类手术的报道。 左为微创手术切口,右为传统手术切口。 捐肝母亲术后一周内可出院 4月24日和4月26日,经过充分准备,杨扬和易述红带领肝移植团队连续为2位分别为8月大和7月大的终末期肝病患儿施行了全腹腔镜活体供肝切取和儿童肝移植手术。两例手术中的供肝,均为患儿母亲提供的左肝外叶。 在腹腔镜供肝切取时,医生们在4个直径0.5厘米至1厘米的小孔下完成手术。 两位母亲分别被切下约五分之一大小的肝脏,从一个“比基尼切口”(在耻骨联合上区做的沿皮肤纹路的横切口,愈合后的疤痕较细、较隐蔽)取出。手术历时4小时左右,两台手术的术中出血仅ml,均未输血。 在供肝植入时,团队克服两位低龄儿童营养不良、血管纤细和腹腔粘连等困难,将切取的供肝成功移植到患儿体内,其中动脉吻合采用了高倍显微镜下操作,保证了移植肝脏功能的顺利发挥。 两位母亲分别于术后6天和7天顺利出院,两位接受了妈妈供肝的“新肝宝贝”术后均在顺利康复中,很快就可以出院。 患儿和捐肝的母亲。 南方+记者在病房中看到,一名正坐着吃苹果肉泥的患儿精神状况很好,不时与父母玩闹,脸上也不再有肝病患儿常见的黄疸。 “每个至个新生儿中,就会有一个胆道闭锁的患儿。加上其他一些罕见病,患终末期肝病的患儿数量并不少。以中山三院为例,每年实施的儿童肝移植例数在40例-60例之间,总例数接近例。”易述红认为,微创术式的更广泛应用,能让供肝者和受者,也就是整个患儿家庭获益,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儿童供肝短缺的问题。 南方+记者钟哲 南方+记者许舒智见习记者苏韵桦 南方+记者徐昊 甄晓洲 钟哲;许舒智;徐昊;苏韵桦 广东健康头条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gj/11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江苏首例多学科联合半小时切除5岁男孩肝
- 下一篇文章: 前所未有换心大战世界首例无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