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我现在感觉很好,可以自由地呼吸了,这在以前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昨天上午,41岁的周斌出院回家了,26天前,他在浙大二院成功完成了中国首例双肺、肝脏同期联合移植术。

“回家后,我想接送孩子上下学,最大的心愿是再去爬一次泰山!”周斌说,他是山东人,对泰山有着特殊的眷恋,很多年前爬过一次泰山,自从5年前患病后,正常下床走路都成为奢望。这次出院之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再次登顶泰山。

手术前已卧床两年

靠24小时吸氧维持生命

5年前,周斌被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此后便开始与病魔抗争的人生。两年前,他咳嗽咳痰变得更加厉害,还伴随着严重的气喘,只能24小时躺在床上,靠吸氧维持正常呼吸。

2月22日,周斌满怀希望,由救护车转送至浙大二院,已经奄奄一息的他,在高流量吸氧的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只能维持在80%左右,濒临死亡,肺移植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可周斌的病情似乎比想象的还要糟糕。除了呼吸衰竭以外,他还有严重的肝硬化、肝功能衰竭。

第一时间,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院长王伟林带领的班子成员,联合“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教授,医院医护团队对周斌进行全面仔细评估,开展多次MDT讨论,最终决定尽快为他施行双肺、肝脏同期联合抢救性移植手术。而这样的手术,在国内尚属首例。

经历10余个小时手术获得新生

2月27日,浙大二院王伟林、严盛、史燕军肝移植团队,陈静瑜、吴明肺移植团队,对周斌进行移植手术。

当天上午9时,陈静瑜教授及浙大二院胸外科吴明教授肺移植团队共同为周斌开胸,进行双肺移植手术。

11时58分,患者双侧“新肺”动静脉先后开放,“移植肺”开始工作。

12时20分,浙大二院院长王伟林教授、严盛教授、史燕军教授肝移植团队开腹开始切除病肝。

16时,成功完成肝脏移植手术。

18时30分,ECMO(体外膜肺氧合)撤离。

在整个手术过程当中,麻醉手术部严敏教授团队寸步不离。

20时20分,经历10余个小时手术的周斌被送入综合ICU,迎接他的是术后的考验和生命的希望。

26天的重生之路历历在目

最想感谢捐献者和家人

周斌术后转入综合ICU,黄曼团队制订了精细的治疗方案:优化容量管理、稳定内环境,以移植器官功能维护,抗排异抗感染,快速康复等为主。

术后16小时(2月28日),经过评估,周斌已经可以拔除气管插管,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开始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拔除气管插管后,他在四周是玻璃窗的单间里冲医生笑着招手,他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们,我相信你们”。

术后第2天(3月1日),令人振奋和欣喜的消息传来:周斌在康复师和医护团队的帮助下,可以小心翼翼在床边做站立训练及行走锻炼。他的心情无比激动:“最近两年没有下过地,两只脚都没有力气,现在我好了,可以下地活动,马上就能正常走路了。”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周斌的康复走上快车道。

术后第5天(3月4日),在肝脏功能逐渐恢复、肠道排气后,周斌开始能喝下一小碗粥。

术后第6天(3月5日),这一天是周斌的生日,父医院来,他还自己吹了生日蜡烛,在家人和医护人员陪伴下度过了重生后的第一个生日。

术后第7天(3月6日),在无创通气支持下,周斌开始使用鼻导管吸氧。

随着他的肝肺功能逐渐恢复,他吸氧条件逐渐下调,身上的各种管子也逐渐拔除。到了术后第19天,全身引流管都拔掉之后,周斌不由得说了一句:“轻松!”

其间,医护人员对周斌进行复查,全腹部CT无明显异常。周斌在医护团队及家属参与下积极进行康复锻炼,肺功能及肝功能均恢复良好。

3月24日,周斌复查胸部CT移植肺良好,无明显气胸及胸腔积液,已经达到出院标准。

3月25日是周斌出院的日子,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吸氧,走起路来和常人无异,除了身上的手术疤痕,已经完全看不出他是一名移植后的患者。

“我要感谢捐献者,没有他的无私捐献,就没有我站起来的机会。我要感谢我的家人,谢谢他们对我的包容和不离不弃。”回忆起26天的重生之路,周斌几度哽咽,一幕幕仿佛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一遍遍地放映着。

说“不”很简单

迎难而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教授为周斌的康复出院感到由衷欣慰,他表示:“首例双肺、肝脏同期联合移植手术成功的背后,是我国著名肝脏移植专家王伟林教授团队和我国著名肺脏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团队带领我院包括重症、麻醉、医学影像、护理等多学科团队联合攻关的成果,更是我院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实现中国引领’一系列重要指示的实践,是我院年光荣历史、‘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核心价值观、‘科技创新、服务大众、培育新人、引领未来’使命的实践,是建设‘医院’及‘世界医院’目标的实践。浙二人赓续前行,去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攻克前人没有攻克的难题,发扬浙二精神,打造学科高峰,为建党周年献礼。”

浙大二院院长王伟林教授拥有成功完成1多例肝移植手术的经验,回忆起26天前的手术场景,他依旧感慨万千:“这是一次对高精尖手术的探索,也在器官移植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肝脏、肺脏移植团队联合麻醉手术部、综合ICU、医学影像、护理等多学科多部门,克服了一重又一重难关,完成了手术,这真正反映了浙大二院各个学科的综合实力,也反映了我院年精湛医术的沉淀。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看到周先生顺利康复。接下来,我们也会以这个病例作为契机,在探索高难度、多器官联合移植方面,我们要下功夫,以后,第二例、第三例、更多例……凝成浙大二院诊治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案,拿出国际标准,争取在这个领域做到国际最好。”

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教授主刀完成的肺移植手术已逾例,这一例手术对他来说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肺脏、肝脏都是人体中的大器官,而且这两个器官的血流动力学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样的手术,在全世界来讲都是非常罕见的。浙大二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心、肝、肾、肺医院,所以能够接受这样高难度的挑战,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有文献报道,国外肺肝联合移植患者,从术后到出院总时长一般需要五六十天,而我们只用了26天,是前所未有的,也说明全院整体能力的强大。衷心祝愿周先生长期健康地生活下去,回归社会,回归生活。”

麻醉手术部主任严敏教授说道:“面对诸如此类疑难、复杂的患者麻醉,我们从术前评估到术中监护,经过一次次反复讨论,实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精准地提供安全又可靠的麻醉保障,在‘尖塔明珠’的各大高精尖手术中保驾护航,实现麻醉学科的攀登造峰。”

综合ICU主任黄曼教授表示:“手术前,我们对患者全身综合情况的调整,以及为术后的无创机械通气的训练、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方面做了非常周密的准备。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没有参考也没有可以模仿的案例,所以需要多学科团队一起来制订周密的方案,包括术后的容量管理、抗排异、抗感染,都是巨大的挑战。”

在浙大二院的历史长河中,救治过一些非常特殊的器官移植患者。周斌是特殊的一例,他的重生,让大家看到了医学所有力量在他身上体现的奇迹,这是周斌创造的奇迹,也是浙大二院创造的奇迹。

医院来讲,如果说一声“不”,可能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要说去解决这样的难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期待有一天,患者能这样描述浙大二院——希望和重生的灯塔。即使这条路充满艰辛和挑战,我们依旧不懈努力,坚持每日提供优质、细致的医疗服务,相信终有一天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犹如灯塔般照耀每一位患者,成为他们心中值得信医院。”王建安教授说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gj/11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