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提供

杨健

安徽医院

妊娠急性脂肪肝是一种多发生于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常伴多脏器损害,母婴死亡率高达85%。本例产妇行剖宫产取胎后,胎盘无法剥离,被迫行子宫切除术。

1

病例讨论

王 胜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医院

刘学胜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

医院

顾尔伟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

医院

陈立建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

医院

徐光红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

医院

沈启英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

医院

苏殿三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医院

2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21岁,身高cm,体重48kg,体重指数(BMI)19.2kg/m2。

主诉:妊娠35+5周,四肢瘙痒一周

现病史:.12.11,末次月经;.6.11,医院查D-二聚体3.0mg/L,嘱注意饮食;.7.27,复查D-二聚体3.95mg/L,予低分子肝素治疗一周;.8.4,患者自诉近一周出现四肢瘙痒,医院复查D-二聚体15.88mg/L,总胆汁酸(TBA)95.8μmol/L,总胆红素(TBIL).7μmol/L,谷丙转氨酶(ALT)U/L,谷草转氨酶(AST)U/L;.8.5转入我院。

既往史:年我院自然分娩后因产后出血行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未止血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稍淡漠,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各瓣膜无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率(HR)次/分,电轴右偏,ST-T段改变,QTc延长

胎儿五项超声:单活胎(相当于32周),臀位,脐带绕颈一周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11.44×/L,血红蛋白(Hb)g/L;凝血酶时间28.8秒↑,凝血酶原时间(PT)22秒↑,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9↑,纤维蛋白原(FIB)0.99g/L↓,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54.2秒;TBIL.7μmol/L↑,ALTU/L↑,ASTU/L↑;尿素(UA)7.4mmol/L↑,肌酐(Cr).5μmol/L↑,肾小球滤过率(eGFR)29ml/min↓;葡萄糖(Glu)3.52mmol/L↓

初步诊断:1.妊娠35+5周,G2P1(实际胎龄约32周);2.妊娠期急性脂肪肝;3.臀先露

拟行手术:急诊剖宫产术

3

手术麻醉经过

19:20

患者入室,行脑电双频指数(BIS)、有创动脉血压、LiDCO监测,急查动脉血气、开放两路大口径静脉通路输注血浆、冷沉淀,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

19:44

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90mg+瑞芬太尼50μg+琥珀胆碱50mg快速序贯诱导,1分钟后气管插管,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BIS在40~60范围。

19:45

手术开始,两分钟后娩出一女婴,Apgar评分为4分和8分,予舒芬太尼20μg、顺式阿曲库铵4mg。

19:55

术者发现胎盘与子宫肌层无界限,考虑存在胎盘植入,难以剥离,出血较多,进行自体血回输。

20:20

与家属沟通后行次全子宫切除,但创面渗血多,予氨甲环酸2g静脉滴注。

21:15

动脉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毒、血红蛋白(Hb)↓,予5%碳酸氢钠溶液ml、红细胞2U纠正内环境。

22:00

确认止血后关腹,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

手术小结:手术历时2.5小时,术中入量:晶体液2,ml,血浆ml,红细胞2U,冷沉淀7.5U,自体血ml;出量:出血1,ml,尿量ml。围术期血气变化见下表。

表围术期血气分析

术后镇痛:本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TAP联合全身应用阿片类药物的多模式镇痛方案。

4

术后转归

术后第1天:拔出气管导管;继续抗感染,加强营养治疗;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升高,应用激素,行血浆置换;止凝血功能恢复不佳,渗出及引流较多,继续输注红细胞、血浆及白蛋白。

术后第4天:黄疸较前好转,肝功能、止凝血指标改善,暂停激素及血浆置换治疗,继续保肝退黄降酶处理。

术后第6天:肝肾功能、止凝血功能进一步改善,转回产科病房,继续保肝退黄治疗。

术后第14天: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好转,肝肾功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予以出院。

5

深入思考

问题1

?

术前评估应包括哪些内容?

肝肾功能:产妇ALT、AST、胆红素、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麻醉药物药代动力学改变,围术期可出现肝性脑病、颅内高压。

凝血功能:PT和APTT数值升高,INR为1.9,FIB危急值,围术期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内环境:Na+、HCO3-、Glu水平降低,围术期可能出现低血糖、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急诊饱胃:围术期可能出现反流误吸,且实际胎龄小,可能需要新生儿复苏。

麻醉预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Ⅳ级,心功能Ⅱ级,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快速序贯诱导;术中监测包括有创动脉压监测、LiDCO血流动力学监测、BIS监测、体温监测;术前备足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必要时使用自体血回输;采用多模式镇痛,使用TAP阻滞减少全身麻醉用药,优化术后镇痛。

王胜教授:能否介绍一些关于胎盘植入的情况?胎盘植入深度如何?杨健:术前超声并未检查发现产妇存在胎盘植入,因此并未有相关的检查报告资料。这也是术前未预料的一个情况。苏殿三教授: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术前产妇确定有胎盘植入,则应全面评估其植入的范围及深度,从而预计产妇术中出血量,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问题2

?

术前是否有必要输注血浆、冷沉淀?

陈立建教授:产妇术前INR仅为1.9,有输注血浆及冷沉淀的必要,但是个人认为输注时机应当提前,以期在术前纠正凝血功能。产妇明显处于继发性纤溶亢进状态,术前也可以输注氨甲环酸。顾尔伟教授:胎盘植入产妇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可能性大,个人认为术前输注的意义不大。沈启英教授:如果产妇术前没有自发出血的倾向,则无需强制性要求输血。陈立建教授:从麻醉的角度出发,术前纠正凝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术中止血,可以改善产妇的预后。苏殿三教授:总而言之,目前关于该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定论,仍待进一步研究。

问题3

?

应当选择何种麻醉方式?

椎管内麻醉

麻醉前必须全面实时评估凝血功能,美国局部麻醉协会建议INR1.5的患者可行区域阻滞麻醉,但妊娠期脂肪肝患者凝血功能多数处于异常或持续恶化状态,故选择椎管内麻醉要慎重;术前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以及单采血小板以改善凝血功能,是椎管内麻醉实施前的有效措施;INR超过1.5倍的患者,不推荐椎管内麻醉;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前需考虑颅内压升高和脑疝的风险;椎管内麻醉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在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拔出硬膜外导管,但要权衡感染的风险。

全身麻醉

在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经肝脏代谢的药物消除时间延长、游离血浆药物浓度增加,全身麻醉药也可能造成肝功能进一步恶化;吸入麻醉药均会影响肝血流,长时间高浓度吸入可能会不同程度影响肝功能;丙泊酚和氯胺酮对肝脏血流影响小,是较理想的麻醉用药;苯二氮?类药物在严重肝病患者作用时间延长,效能增加,可加重或诱发肝性脑病;阿片类药物中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经肝脏代谢,肝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药物清除时间延长;瑞芬太尼主要由血浆非特异性脂酶代谢,不受肝功能影响;琥珀胆碱和罗库溴铵可用于快速序贯诱导,降低反流误吸、呛咳导致颅内压增高。

拟行全身麻醉的产妇,须按饱胃处理(必要时使用中和胃酸的药物),按困难气道准备;气管插管选择可视工具,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气道;密切监测、纠正凝血功能,对于围术期大出血高危患者,条件允许时可监测血栓弹力图(TEG),明确凝血物质缺失情况,输注相关血液成分,必要时可使用自体血回输;并发肝性脑病或者颅内高压患者,应密切监测记录患者的精神状态。

杨健:对于拟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期脂肪肝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国内外尚无指南性意见,全身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阻滞均有用于妊娠期脂肪肝患者剖宫产的报道,需要根据患者的并发症个体化制定。

问题4

?

麻醉诱导时为何不选择非去极化肌松药?

杨健:《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中推荐使用琥珀胆碱、罗库溴铵等肌松药,考虑到要对产妇进行快速诱导,确保在一分钟内插管,因而选择了琥珀胆碱。徐光红教授:杨健医师应该也考虑到肌松药物经肝脏代谢的问题,选择琥珀胆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麻醉药物对肝肾功能的不利影响。苏殿三教授:实际上该病例麻醉维持时期使用的顺式阿曲库铵虽然经霍夫曼消除,但是其代谢产物N-甲四氢罂粟碱最后也在肝脏代谢,因此顺式阿曲库铵与罗库溴铵相比,优势并不大。

问题5

?

产科手术可以进行自体血回输吗?

王胜教授:产科自体血回输在过去有一些争议,但是目前业内的观点认为产科可以进行自体血回输,但是需要在回输过程中使用白细胞滤器等装置,避免羊水污染。刘学胜教授: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而言,产科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紧急大出血,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产妇进行个体化的处理。苏殿三教授:产科自体血回输的特殊之处在于需要使用不同的负压吸引源,弃用胎盘娩出前的血液和羊水;注意产妇血型(尤其是RH阴性)。6

知识点回顾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FattyLiverofPregnancy,AFLP)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妊娠合并症,多器官脂肪浸润是其主要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病率为1?~3?,死亡率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70%降低至现在的2%;胎儿围产期死亡率高达10%~20%,主要死因为死产。

危险因素:BMI20kg/m2、多胎妊娠、男性胎儿、胎儿脂肪酸氧化障碍、前次妊娠出现急性脂肪肝。

临床表现:前驱症状不典型,包括数天至数周的乏力、厌食症和疲劳。进展为恶心、呕吐、腹痛、黄疸、头痛、烦渴、瘙痒、水肿、腹水、脑病、扑翼样震颤、凝血异常等。危重时可导致肝肾衰竭甚至死亡。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AST升高,高胆红素血症、血氨升高,ALP升高;肾功:UA升高、Cr升高、血尿素氮升高;凝血:INR升高、PT延长、FIB减少、纤维蛋白原分解产物增加;血常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升高、PLT减少,另外还有低血糖及血脂肪酶升高;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溶血伴随网织红细胞增多、有核红细胞、棘细胞等。

治疗原则:早期诊断,一旦确诊,立即终止妊娠,强化支持治疗。并发症包括凝血病;肝肾功能障碍;胎盘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胰腺炎。

7

麻醉管理总结

终止妊娠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妇治疗的关键,分娩方式首选剖宫产;全面评估产妇病情,依据个体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多学科联合救治对改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妇预后至关重要;保护肝肾功能,尽量避免使用肝肾毒性药物,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监测体温、凝血功能及内环境,依据结果纠正凝血功能、内环境紊乱。

胎盘植入预计大出血产妇应开放双静脉通道,行有创动静脉压监测,记录尿量,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治DIC:围术期严密监测凝血功能,及时输注血制品;条件允许,可预防性使用动脉球囊导管阻断术以减少术中出血,必要时考虑自体血回输(图)。

图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合并胎盘植入产妇麻醉要点

(本平台与vision麻醉眼界同步发布)

往期热文

无惧痛点,“啡”你莫属—“人福杯”围术期疼痛管理病例比赛·湖南湘东赛区群雄逐鹿

CCINOPAIN“介入围手术-介入无痛”专场成功召开

镇静双星荣耀上市

年宜昌人福药业新产品震撼发布!

无惧痛点,“啡”你莫属——“人福杯”围术期疼痛管理病例比赛?青海站圆满收官!

“绿树成荫、骄阳似火”——年青海省第八届麻醉科主任研讨班圆满收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cd/8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