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医院网站 http://m.39.net/pf/a_8733714.html

时间:年7月17日周日

地点:清华大学图书馆北

今天开始入伏,是三伏天中的头伏,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高温潮湿的阶段。夏至三庚数头伏,即从夏至开始,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依此类推,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一个完整的伏天约有40天。

早上的气温稍好些,但仍能感到一股闷热。今日恰逢头伏,学校进入了暑期,学生们大多回家放暑假去了,倒是各类中小学生的夏令营在一个个“小旗子”的带领下,蜂拥进校园。

沿着至善路由西向东走,路两旁是高大的悬铃木,侧耳倾听,开始有了成片的知了鸣叫,只是声音还没有那么强烈。

沿途有几株国槐,京城对国槐偏爱,广为栽种,此时正值花期,是国槐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国槐花期7月,洋槐花期则是在4月,此时开花的必然是国槐,不会搞混。另从直观的花色上两者亦有区别,洋槐花为白色,国槐花白中略泛乳黄。

路两旁最惹眼的是一丛丛色彩鲜亮的菊花,黑心金光菊、金鸡菊、松果菊,都是原产自美洲的观赏型花卉,因为有着适应性强、花色艳丽、花期长的优势而在国内广泛栽培。

黑心金光菊

金鸡菊

松果菊

在图书馆后方的草坪外围,是一排近一人高的植株,粗壮挺立的茎秆,卵圆形的对生叶片,具粗锯齿,最惹眼的是明晃晃的小黄花,接连成片。并未多想便认定是向日葵属的菊芋了,其地下块茎即人们熟悉的“洋薑”。

随手拍了几张照片便离去了,边走边觉得哪里不大对,菊芋的花期应该是在9月,早一些的话也要8月,现在是7月中旬,即使今年花开的早,也不至于提前这么多啊,随即打开手机翻查信息,还真有了新发现。原来另有一种植物名为赛菊芋(菊科赛菊芋属),和菊芋同样原产自美洲,听名字便知道和菊芋极为相似,赛菊芋的花期正是在7月。进一步查找两者的辨识方法,区别在于苞片,菊芋的苞片为披针形,先端细窄尖锐,而赛菊芋的苞片先端圆钝,便返回头来去观察苞片,发现先端没有那么尖锐,果真符合赛菊芋的特征。

赛菊芋为菊科,典型的头状花序,即整体看似一朵花,实则“花瓣”为一朵朵舌状花,“花蕊”则由一朵朵管状花组成,稍加留意,赛菊芋的管状花特征比较容易察觉。

不远处的另一片草坪,边上是一片开着紫色小花的灰绿色草丛,走到近处,小草叶片对生,边缘具粗圆齿,叶脉痕迹明显微微凹陷,因此叶片看上去“皱皱的”,顶部是或疏或密的花序,吸引了不少贪食花蜜的授粉昆虫,紫色的小花粗看与上次观察的荆条花相似,为二唇形,上唇短,下唇3裂,中间的裂片最大近圆形,边缘具粗齿。

这些是紫花荆芥(唇形科荆芥属),又名法氏荆芥,为一个杂交种,现多作为观赏型植物进行栽培。每每看到,总会用手指揉搓下紫花荆芥的叶片,然后送到鼻尖,便能闻到一股提神醒脑的味道,因为紫花荆芥的叶片含有芳香油,紫花荆芥所归属的唇形科以富含多种芳香油而著称,如薄荷,百里香,薰衣草,罗勒,迷迭香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cd/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