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民歌民谣华大诗歌研究第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42623.html 编者按:民歌、民谣渗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它赋予我们面对困难的力量、教会我们面对生活的智慧。无意之间,那些口口相传的民歌早已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本期选取了十位作家对自己耳熟能详的民歌、民谣的评价和分析,可让大家领略到民间歌谣的艺术光芒! 目录 ①野性的歌谣——陈建宪 ②瓦屋山情歌简评——江少川 ③我喜欢的三首当代民谣——彭燕 ④我记忆深刻的三首民谣——邹惟山 ⑤安化民谣——曾小月 ⑥论新民歌体的多元性——张用生 ⑦亲切感人的劳动歌——任金亭 ⑧如是我闻的三首麻城民歌——熊明修 ⑨我记忆最深刻的三首民谣——江长源 ⑩我喜欢的当代民歌三首——潘丹丹 01.野性的歌谣 陈建宪 “姐儿脸上有点麻,出门就把粉来搽。叫声情姐莫搽粉,虽说脸麻心不麻,情人眼里麻是花。”32年前,我在家乡湖北麻城采风时看到这样一首歌谣,当时就象被电击一般,决心从此以民间文学为终身事业。在写毕业论文《中国历代民歌文献述评》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埋在武汉大学图书馆阅读歌谣集,其中最早读到的,就是《歌谣周刊》。我觉得歌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野性。所谓“野”,包含这样几个意思:从社会地位看,她属于“朝”外,即主流文化之外;从艺术形式看,她属于“统”外,即表达方式十分自由。从内容看,她属于“化”外,即较少教化,与生命原始欲望联系更紧密。歌谣的内在动力是人的生命力。生命象一颗种子,经风吹,遭雨打,受日晒,遭践踏。“菜籽命,女儿家,肥处撒一把,瘦处撒一把。”人生会有许多挑战和磨难,但人必须去面对。歌谣既是生命的呻吟与叹息,也是生命的号角与呐喊,还是生命的沉酣与狂欢。歌谣与理性无关。许多歌谣就是一团炽烈的欲望。“一想吃桔柑,桔柑满口酸,想吃六月咸鸭蛋,猪油炒干饭……”这首《怀胎十想》,从水果到蔬菜、从鱼肉到酸菜,把孕妇那想吃而不得的强烈欲望,一古脑儿数下来,让人直流口水。“搂住那个亲人哟亲上个嘴,肚子里的疙瘩化成了水”,歌中爆发出极大的生命能量。周作人、朱光潜早年在《歌谣周刊》上,曾经讨论过“猥亵的歌谣”。而“饥者歌其事”,正是歌谣创作的原动力。强烈的欲望激起强烈的情感。“铁打链子九尺九,哥拴脖子妹拴手。哪怕官家王法大,出了衙门手牵手。”“别人丈夫乖又乖,我家丈夫呆又呆,站着象个树墩墩,坐着象个火烧岩……斑鸠叫来要天晴,乌鸦叫来要死人,死人就死我丈夫,死了丈夫好出门”。在歌谣中,爱就是爱,恨就是恨。人类向文明社会发展,野性不断受到压抑。但人性可以被压抑,不可能被消灭。博弈的结果是用表面上的文明,掩盖着人性的异化。正因为如此,野性的歌谣一被当代人发现,就觉得亲切和新鲜。影视和文学中,常常由于引用野性的歌谣而显出特别的感染力。今天我们的歌谣研究缺少活力,忽视歌谣的“野性”特征,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不同时代虽有不同语境,但人的欲望、本性和基本需求是没有多大变化的。因此“野性”的歌谣,今天仍值得发掘,值得发扬。(陈建宪华中师范大学) 02.瓦屋山情歌简评 江少川 瓦屋山,古称蜀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瓦屋山的民歌流传在岷江中游一带,是川西南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真实表达,抒发了青年男女在爱情生活中激发出来质朴的感受丶愿望与真率情怀。它来自于民间,在口头流传而经久不衰,是散发着泥土香味的、本色的原生态民歌,而非文人加工之诗作。四川民歌在我国多彩多姿的民歌中独树一帜。作为巴蜀民歌的一支,瓦屋山情歌亦是特色鲜明,它质朴而火辣,豪爽而粗犷,浓烈而诙谐,融南北情歌的特色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川味十足。如《唱只情歌忆郎哥》表达了女娃子对爱情的热切渴望与强烈期盼。《阳雀叫唤尾巴叉》中:“阳雀叫唤尾巴叉/妹妹许我又许他/早知妹骑两头马/挖你脑髓当豆渣”,男娃由爱恋转怨恨,快言快语,火辣辣,也是因为爱之真切。火辣、豪爽而诙谐的瓦屋山情歌不同于江南水乡的委婉、缠绵与细腻,也有别于陕北民歌的豪放、激越与高亢。瓦屋山情歌融于许多本土的方言入诗,常常运用大自然景物、农作物、日常生活器具作比兴,传达对爱情、婚恋的思念、情感与想象。《好刀不磨锈了口》是一个女娃对情哥哥的表白,前三句,用口生津、草生根、锈了口起兴引出女孩内心的担忧:“变了心”,表达她对爱情的憧憬与期望。如白糖糕儿、渣渣甜、黄瓜嫩芯芯、毛蓝月等语言都来自当地的农家语、土方言。瓦屋山情歌音乐性强,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大体都以七字句为主,四行一小节,体现出汉族民歌的特征。形式上有男、女第一人称的直接歌咏,也有男女对唱,如《哥哥梦想妹一家》、《六月黄瓜嫩芯芯》等。(江少川华中师范大学) 03.我喜欢的三首当代民谣 彭燕 我喜欢的当代民歌民谣有三首,它们是《鸿雁》、《当你老了》、《汉阳门花园》。喜欢一首歌,一开始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但慢慢地,你是知道有理由的,无论是其动听的旋律还是优美的歌词都会不经意间回荡在你的耳边。《鸿雁》是内蒙古民歌,其曲子悠扬宏达,加上诗意浓郁的歌词,一个人静静地听着,脑海会浮现雁鸣,风过,云动,草摇的意境,激荡起心深处最柔软最美好的缱绻,草原的广博,雁过辽阔的景色,以及草原人的豪放与情思,就如同鸿雁一般在草原上飞过,念念从南向北从北返还。好的民谣更是会撩拨起内心深处的情感,无论开心还是悲伤,民谣都能够带给人内心的安慰和触动,赵照的民谣《当你老了》,歌词圆润、美好、真诚,曲调舒缓,听起来舒服,非常有画面感,尤其歌里有些东西引起共鸣时会联想到许多事,偶尔还会被感动到哭。今年疫情期间,冯翔用武汉方言写的民谣《汉阳门花园》带给许多武汉人亲切,温暖的感觉,治愈了他们受伤的心灵,哪怕不是武汉人的我,也喜欢在深夜循环地听,让自己的心沉醉在舒缓的音乐中,仿佛能够给人一种治愈的力量,伴随着吉他淡淡的拨奏,歌手的声音娓娓道来,不紧不慢,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的家乡,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汉阳门花园。(彭燕四川仁寿县作协) 04.我记忆深刻的三首民谣 邹惟山 之一:百里来龙俩母分,蜿蜒飞架半天中。巍然俩母云间出,压尽陵州百万峰。之二:头顶鸡冠石,脚踏五梅花。谁人葬此地,代代帝王家。之三:一盏明灯照中华,半边钟鼓响万家。马过双河吃嗡水,鸡过门坎啄梅花。以上三首民谣,流传于四川省威远县越溪镇和连界镇交界的俩母山地区,估计已有了一千年,相传为唐代地理大师杨钧松随口所吟。说他观山察水来到成都以南的铁山(即俩母山区的古称),有感于山水奇绝,天下穹窿,随口而出,遂成绝唱也。我年10月27日出生在那里,耳濡目染,所以至今记得。第一首,是说俩母山下的五梅花乃风水大地,冠绝天下,然而至今无人识得真穴,令人叹息。第二首,写了俩母山周围的四个风水宝地中华咀、万家沟、两河口和铁门坎,分别指示了四个地名,四个奇山异水之形也。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这两首民谣,在此引用清代举人吴绍游之诗作:上至陵州第一峰,双尖特秀半凌空。中分二水江沱壮,总领诸山世界雄。风月无边排大小,乾坤并屹列西东。遥遥俩母参天日,照透鸡冠顶上红。这是一首上品,自不在话下。当然我并不相信前两首,真的为杨钧松作品,多半是当地人的口占,民间谣谚而已矣。(邹惟山华中师范大学) 05.安化民谣 曾小月 之一安而化之兮,东坪好地方!红薯脑壳好呷哟,包谷黄又黄也!山里麻古山里佬呢,毛笔字我比你的强哟!黑茶好也黑茶香哟,擂钵里的擂茶也,欠得你的口水丈把长!咯些些那些些,豁落豁落亮把戏!咯些些那些些,豁落豁落亮把戏!豁落豁落亮把戏!……安而化之兮,龙塘好地方!红薯脑壳好呷哟,包谷黄又黄也!山里麻古山里佬呢,毛笔字我比你的强哟!黑茶好也黑茶香哟,擂钵里的擂茶也,欠得你的口水丈把长!咯些些那些些,豁落豁落亮把戏!咯些些那些些,豁落豁落亮把戏!豁落豁落亮把戏!……之二十里大桥,搭过仙溪九渡水;长竹高枧,应到芙蓉蔡家田!之三癞子癞,打骨牌,打得半夜些不回来!鸡叫哒狗咬哒,癞子脑壳回来哒!癞子癞,打骨牌,打得半夜些不回来!鸡叫哒狗咬哒,癞子脑壳回来哒!解说:第一首:湖南省安化县,在解放前,是湖南人口最多地盘最大之县。安化梅城一带,在安化的东南部,称为前乡;安化东坪一带,在安化的西北部,称为后乡。前乡田多,产大米;后乡高山大岭,多产黑茶。离东坪四十里的龙塘,出了清代大书法家黄自元。所以安化人很讲究写字。这是后乡一带流传的民谣。第二首:从安化前乡的十里牌开步走,经过仙溪,插到九渡水,然后经过长竹,又经过高枧,最后就到了高高的芙蓉山,芙蓉山上有个蔡家田,这地方有个古庙。从前安化前乡的乡民常常走到这儿来烧香拜菩萨!香客们一边走,就一边唱着这个民谣!第三首:安化后乡的东坪街上有一个人叫来保,他头上长着癞子,特别爱打牌押宝。而且还带着人大搞赌博。东坪街上有个落魄秀才叫何邋遢,此人不修边幅,但颇有正义感。他就编了这个歌谣,要街上小儿大唱。结果把那个来保给唱得回心转意,把打牌给戒掉了,东坪的赌博之风也好转啦!评语:在文采和立意上,乡间民谣往往比不上那些正统文人的典雅诗词。但这些土里土气的民谣却是自有特点,就是:地方特色乡土特色!第一首表现在:方言特色!咯些些那些些,意思是:这里那里;豁落豁落:没有关系之意思;亮把戏:指的小孩子。把几句安化方言来作歌唱,这颇有意思!第二首就表现在:地理特色。什么也不讲,就讲着一路走来的几个地名,把几个地名一唱,家乡山水就呈现在面前,这也是文学地理也。第三首:人物特色。在童谣声里,出现一个爱打骨牌的癞子脑壳形象,蛮有味道的!而编这个民谣的,是当地一个落魄秀才,实在就使人想到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形象也!(曾小月汕头大学) 06.论新民歌体的多元性 张用生 20世纪50年代的民歌,大家都容易读懂。多采用比兴手法,如很有影响的民歌:“阳春三月好风光,四川出现双太阳;青山起舞河欢笑,人民领袖到农埸”;(简阳民歌)“公社茶花千里香,经理送货下了乡;挑担彩云到山顶,挑颗红心到农庄。”(作者:黄方培)包括叙事民歌《王贵与李香香》都易读懂,更多倾向于民俗性,多为民风民情民俗的民歌传诵,即使政喻性民歌也借用民俗风情为媒质。此时民歌通俗懂,有些像有质性的高级顺口溜:“月儿弯弯象把梳,女儿要选好丈夫;劳动当中是模范,绿荫树下勤读书”;(年7月1日《沱江报》)有些有古诗词的影踪:“满天星斗月光明,忽听渡槽哗哗声,凝是银河泛大水,山上山下飞白银。”(年第一期《沱江文艺》《春灌》)回头看那些民歌,都较直白,谈不好质民歌。20世纪晚期的民歌,吸收五四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诗的内涵表达,在意境上,在层次上,在创新上都有进一步的拓展。有的新民歌在歌意语境上更是浓烈。前者,有诗人田间;诗人张志民经常采用新诗意境,民歌韵味写新民歌。比如田间的《木兰围埸行吟》共五节选其中第二节:“木兰围場山花艳艳,万马竞技万箭出弦;它虽在数百里外,好似在离宫外围。木兰围埸古树参天,狩猎篷帐歌舞盛宴;兄弟民族泪斑斑,滴滴酒在祖国前。”;诗人张志民的《江南草》里的《海妹子》摘选部份:“生在船头长在水,海是搖篮天是被,五岁会撒网,八岁爬大桅,……”这类新民歌采用新诗意境,简洁明彻,多层结构,字言不对称。依然是民歌形式的的明快节奏情境,和语境形式。在倾向歌唱性表达的古今民歌里都有,只是20世纪晚期的更赋有当今新诗的语境性,这类歌词介于民歌的通俗表达与新诗的语境融合。比如大众都会唱的《石油工人之歌》、《父老乡亲》《九月九的酒》等都属于新民歌体的歌词呈现。其词赋有歌唱性、诗语性、情境性;其歌激扬,奋进,情醉。属20世纪晚期的新民歌体现像。(张用生成都天府新区作协) 07.亲切感人的劳动歌 任金亭 打硪歌一块石头四只角,高高举起重重落,打硪儿郎莫打野,各人抬起各人脚。一人唱来众人和,人人用力打石硪,打硪要打四方正,莫打偏硪栽住脚。车水歌一架水车一条龙,车拐转动水叶走,水叶带水人带劲,清水向着高处走。不怕七月天流火,不怕烈日晒当头,一阵号子喊出去,唤来清风凉悠悠。插秧歌手拿秧把青又壮,姐妹插秧行对行,面对水田背朝天,哈哈打得田畈响。弯腰好比风摆柳,插秧恰似鸡啄粮,春天栽下秧一畈,秋日收得黄金黄。之一,打硪歌是旧时修路筑霸打地基时随口而出的劳动号子。这个号子的作用,在于众人在歌唱时,形成合力,步调一致,使硪打得更稳更准。之二,车水歌表现的是抗早车水的劳动场景。人与水车的互动,产生了水向高处流的画面,形象生动感人。之三,插秧歌侧是一幅热烈的劳动场面。大田中,一群姐妹们你追我赶忙插秧,劳动热闹非凡,美不胜收。三首民歌,词句美妙灵动,节奏明快优美。它记录历史上襄阳人民的生活和劳动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三首民歌,统称为劳动歌。主要流传于湖北襄阳区域。(任金亭湖北省襄阳市诗歌学会) 08.如是我闻的三首麻城民歌 熊明修 古人云:远村有阡陌,家乡有民歌。自从我学写新诗以来,一直没有忘记家乡的民歌。其一:鸭蛋冇得鸡蛋光,郎嘴冇得姐嘴香。五月端阳斗个凸(接吻),八月十五还在香,滴滴嗒嗒到重阳。其二:清早起来梳油头,三把眼泪四把流,人家丈夫多漂亮,我家丈夫瘌痢头,瘌痢死了我自由。其三:英雄斗志世无双,推着泰山赶太阳。太阳歇了我不歇,又跟月亮干一场。以上三首民歌,流传于鄂东山区,估计已有一段较长的历史。先后刊载于《红旗歌谣》、《民间情歌》、《麻城文化丛书》、《乡都歌谣》等书刊。多年来的耳濡目染,至今令我不忘。第一首,来自年版的《麻城民歌》。麻城属楚语区,但也夹有江西南昌、安徽六安、河南信阳等地方言。所以,民歌的语言丰富多彩,具有形象生动、土而不俗、凝炼含蓄等艺术特色。这里只一个“凸”字,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写得十分亲切、自然,顿生朴实、优美、细腻、动人之感。第二首,来自《麻城三百六十调》中的一调。写了在封建社会,男女青年对包办婚姻的不滿,表达了他们对爱情自由的渴望和向往。以赋、比、兴的手法,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第三首,来自“大跃进”年代的《红旗歌谣》。在那个时期,虽然在“瞎指挥”、“浮夸风”的错误影响下,其诗歌打下了“大跃进”的烙印,但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大气磅礴之作,却让人感慨万千。诗以热情洋溢,富于生活气息见长,毫无娇揉造作之病,成为“大我之作”。家乡的民歌于我的诗歌创作而言,拥有无尽的滋养。无论是写城乡差异,还是对乡村田园的赞美与怀念,其出发点和落脚点终究是对人的关怀。促成诗歌从低谷走向高峰,从本土走向世界,或者引领诗歌回归家园,诗歌创作不只是借鉴,而更重要的是继承,继承伟大的文化传统,让民族的文化精神,流淌在我们的血管之中。我的一首小诗《还乡》是这样写的:看见炊烟说那是长在乡村肚脐眼上的脐带看见老人的胡子说那是还乡草还乡,还乡老人一生在坟地里找亲人在酒杯里找故乡是民歌在给我带路,是饮烟在给我指方向。我的乡土诗歌紧系着我对乡土的依恋与向往。传统文化的确是我们可以不断重返、振兴中国新诗力量之源泉。同时,我也认为,诗歌离不开生活,生活里充满诗情。生活永远是我的老师。离开生活,诗评无从谈起。离开生活,诗歌无从写起。离开生活,诗人无从当起。离开生活写诗的人,也许一时能得到奉承,但最终会遭到人们的唾弃。诗人无情,生活会更加无情。假、大、空不是生活,做文字游戏不是生活,故弄玄虚更不是生活。生活在哪里,诗歌就在哪里。有时候,我不禁暗自发问,你把诗歌编了一期又一期,有一首能让人们记住的吗?你把诗歌写了一年又一年,有一首能与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吗?别怨读者无情,首先是自己无义。回归生活吧,诗歌在呼唤,读者在呼唤,人们在呼唤。说实在话,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社会为主的国家,是一个犁耙养活的民族。唐诗和宋词无时不在诉说,乡土田园诗有着广阔的历史风景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诗人展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忧伤或挚爱,却是令人感动,令人遐思,与人共鸣的。诗讲意境,意境则由诗人的心境产生。一个有文化担当、有使命感的诗人,绝不会只关在自己的小屋里浅吟低唱,他的目光总是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cd/4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发烧宝宝的保护ldquo伞rdqu
- 下一篇文章: 江西省第3期药品质量公告假冒药品9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