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瓜怎么越吃越少儿不宜了
有多少小伙伴知道这周五东京奥运会就要开幕了? 相信不会比知道凢凢尺寸的人多。 今天咱们先聊点真正的大玩意儿。 友情提示:本文内容少儿不宜,未成年人请退出阅读。 继续聊,啥superbigstuff呢?(原谅我的塑料英语) 说的就是这个长20米左右,有6层楼那么高的巨型人脸↓ 这黑白的造型,配上庄严肃穆的表情,坚定冷漠的眼神,让人感觉仿佛误入了《进击的巨人》片场。 远远望去,觉得地球毁灭就一时半刻的事了。 离近了看...原来是个热气球... But!这视觉冲击,瞬间感觉阴间也不过如此。 特别是它支棱起来的动作,仿佛沉睡的巨人被信徒唤醒↓ 用看蝼蚁一般的眼神俯视人类↓ 万万没想到,如此阴间的设计,居然是日本官方迎接东京奥运会整的一出艺术行为,希望从文化方面为奥运炒热气氛。 这个项目由一个名为“目[me′]”的艺术团队创作。 项目负责人称这个作品是想表达“疫情之中通过凝视巨大的‘他人’,再次感受到全人类的共存,并以此为契机思考其意义。” 而气球的形象是根据真人制作的,从名报名者中筛选而出。 团队表示,选择的标准是要有辨识度,“要有让人无法直视那样的生动感”。 确实挺让人无法直视的,至于有没有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就很难说了。 反正东京的居民是吓得够呛,连颜文字都用上了: “早晨起床发现,代代木公园有个女子形态的巨人,吓死了……” 怕其他地球人不信,还要专门强调下不是PS: “这是什么,太吓人了吧,代代木公园上空漂浮着人脸。备注:这可不是PS。” 有巨物恐惧症的,当场自闭,一步都不敢迈出家门。 还记得《进击的巨人》里的著名台词吗? 是时候刷起来了: “那一天,人类终于回想起了,曾经被他们支配的恐惧。” 只是联想到巨人就算不错的了。 身为二次元文化强国国民,更多日本网友联想到了伊藤润二。 他所创作的知名漫画《人头气球》了解一下啊~ 连表情跟眼神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不知道现实中的热气球会不会下一秒突然笑起来↓ 连大人看了都毛骨悚然,更别说小孩子了。 东京小朋友的童年阴影+1中... 提问,比巨型人头更恐怖的热气球是什么?! 答案:是夜晚突然亮起来的人头热气球... 代入下路上的行人,怕是心脏病都要被吓出来了。 真心想劝一句,艺术可以接地气,但是不要接地府,好吗? 但瞅着是劝不住了,这两天又整了一个高达10米的木偶,是日本艺术家本箭内道彦设计的。 艺术上的事咱也不好说,就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吧,只要不影响运动员们发挥就行。 再次提示:未成年人请抓紧退出阅读,前方少儿强烈不宜。 在保证运动员们高水平发挥方面,东京奥组委也挺“别出心裁”的... 比如,奥运村的床都是硬纸板做的。 19年这个设计刚公布的时候,东京奥组委被群嘲“又穷又抠”。 官方当时一再强调是为了环保,奥运会完了还能再回收。 到如今,可能觉得环保不够逼格,上升成了“禁欲”措施。 用网友的话说,别的国家就算了,你日本人整这理由有点搞笑啊~ 不过,讲真的,在“禁欲”方面,东京奥组委是认真的。 历届奥运会都会对选手发放数以万计的套套(别问我为什么)。 这次东京奥运会更上一层楼,推出了五颜六色、缤纷夺目的──浮世绘套套! 你以为这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套套? No~baby! 当你展开它时... 诶~它成了一幅画~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想想在“关键”时刻,看到这么美的艺术品,那不得停下来好好欣赏下。 不得不感慨,东京奥组委的用心良苦了。 要是早点推广,说不定还没欣赏完,凢凢之流就结束战斗了,今天也不会被撕得如此狼狈。 不过就怕以凢凢约妹的频率,冈本出的这几个样式很快就会看厌了吧。 咳咳,说回奥运会。 玩笑归玩笑,还是希望东京奥组委,特别是日本政府,能把心思花在正经地方。 每天都有运动员感染新冠的新闻爆出,实在看得人心惶惶。 如此危险的情况下,日本政府的防疫措施却漏洞重重。 咱们这边第一支抵达日本的中国帆船帆板队,刚入住酒店就发现了不少隐患: 前天,中国代表团第二批队员飞抵日本,竟然又遇到日本网红拉下口罩,围堵乒乓球队员刘诗雯,强行要求合影↓ 出现这种情况,跟日本政府疏于监管有直接关系↓ 一则则新闻看得实在令人揪心。 吃的食材安全无法保证↓ 竞争对手是否感染新冠也无法百分百确认↓ 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也没有保证↓ 甚至!抛开防疫层面的问题,连比赛场地的卫生条件都没法令人放心。 可以说,参加这一届奥运会的运动员真的是赌上了性命。 真心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平安健康地归来! 最后,日本首相菅义伟的巨型黑白大头气球不安排下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点击订阅白富美Daily更多网红名流八卦等你来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zz/8139.html
- 上一篇文章: 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 下一篇文章: 7天晚餐集合,菜越来越少,最后0个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