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坦克车载M2HB机枪,射击时不方
M-4是二战时期美国开发的一种33吨的中型坦克,与吨位相差无几的苏军T-34坦克齐名,除了装备美军坦克部队以外,也大量提供给英国、苏联等主要盟国使用。 绰号“谢尔曼”,是英国人给取的名字,装备有1门75/76mm坦克炮,后期,量产的开始装备mm坦克炮,因此,火力也称得上中规中矩了。 M-4坦克上,机枪真的非常多,装备有2挺A4型7.62mm机枪,发射7.62×63mmM1式重尖弹和M2式尖弹;1挺设置在车顶上,另外1挺设置在副驾驶员位置,可向坦克前行方向发射。 好莱坞拍摄的“抗德神剧”《狂怒》中,新兵诺曼初上战场,成为坦克乘员时,就用这挺机枪射杀了大量进攻的德军步兵,杀过人了就成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1挺M2HB型12.7mm高射机枪(现在称重机枪或大口径机枪),发射12.7×99mm大口径弹,是“谢尔曼”坦克最强的车载机枪,发射M2普通弹时的最大射程可达米。 这挺车载高射机枪设置在M-4坦克的车顶上,车长指挥塔附近,坦克乘员必须站在坦克后部,对前方目标实施射击;必要时也能实施对空射击,以驱离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对M-4坦克的低飞攻击。 至于M-2HB高射机枪能否打下空中的战机,那只能是靠运气了,但米以上对空打击距离,足以驱离战机靠近了,能保障M-4坦克的安全。 M-2HB高射机枪,1.米的枪身比较长,导致坦克乘员不能在车体内,探出头操控此枪,只能站在车体后部射击,无疑也暴露了身体,战时容易被流弹击中,导致坦克丧失乘员。 当然,这挺M-2HB高射机枪,很多时间作为车载机枪,是用伴随坦克前行的步兵来操控的,老美作战也强调步坦协同,或参与进攻或是防御作战。 所以许多时候,是步兵在替坦克兵挡子弹——不象其他的坦克,车上的高射机枪,都是由坦克乘员探出半截身子在操控的,非常容易被对方步兵尤其是前沿部署的狙击兵暴头,徒增了坦克乘员死伤的巨大风险。 这挺坦克上M-2HB高射机枪,也是随时可以拆卸下来,在坦克不方便到达的丛林、丘陵、山脉、沟壑等复杂地形伴随步兵作战,将其装到美军无所不在的吉普车上,就成了一挺大口径车载机枪,具备平面米的巨大杀伤力。 打在战场有生目标上,是非常残忍的,一弹能将人撕成两半,《第一滴血4》中,兰博操控M-2HB高射机枪,喷出持续不断的火力,将缅军撕成了两半,M-2HB机枪巨大的威力,成了战场的人肉“收割机”。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经过血的教训以后,就拆了车顶上的那挺M-2HB高射机枪,原因是日本兵往往采取用凶猛的机枪火力,将美国的M-4坦克和步兵切割开来。 在“谢尔曼”坦克落单,或是误入日军事先挖掘的陷阱后,就会派出敢死队员,靠近M-4坦克车体,用磁性反坦克雷、集束手榴弹等破坏。 有些日军爬上M-4车顶,将M-2HB高射机枪掉转枪口,疯狂地扫射进攻的美军,让美军也吃了不少苦头,原先用于收割日军的M-2HB高射机枪,反倒成了日军的“帮凶”。 慑于M-2HB高射机枪的巨大威力,吸取了经验教训的美军,为了战时保险起见,后来就将M-4车上的那挺机枪拆了,不给防御的日军以有机可乘。 此外,在驾驶员舱盖、车长舱盖部位都加装了倒刺,以防止日军敢死队员所谓的“跳梁”攻击,即手持撬棍等辅助工具,强行撬开美军坦克车长舱盖,随后往车体内投掷手雷,炸死车组乘员。 另外,美军将M-4坦克的履带和侧面装甲,都使用了木板作为强化,以防止日军强行将炸药包塞进履带间的空隙,将履带炸掉,让M-4坦克丧失继承作战能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zz/10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一滴血给苏联上眼药水,33年后,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