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中的乡愁
从来武汉求学,至今已有十一载。十年前,来到武汉对于我来说,跟改革初期民工进城感觉差不多(其实我就是农民)。见了很多没有见过的食物,虽然不是吃货,但也感觉有点稀罕。面包片不叫面包片,叫土司,紫菜卷不叫紫菜卷,叫寿司。北方的藕带都是当废品扔掉的,这里当成宝贝。好好的甜玉米,好好的甜南瓜,非要做成咸的菜。 但,只是稀罕,从不口馋。我喜欢的依然老家的馒头、素菜。这些年,也几乎没有改变,这是母亲给我培养的味觉。 在武汉也能吃到老家常见的蔬菜,如茄子,黄瓜,番茄,白菜等,也能吃到馒头和面,虽然味道变了不少,终究是有的。但有一种菜我一直没有见到,那就是荆芥——一种河南常见的凉菜配菜(唇形科荆芥属植物)。 母亲种的荆芥 唇形科植物大多是有味道的,如荆芥,罗勒,牛至,薄荷,藿香等等。也许它本意是为了让虫子不要吃自己,但却意外撞到了人类的味觉喜好区,成了我们饭桌上常见的蔬菜。有一年去昆明出差,发现那里的兰州拉面老板会给你配很多薄荷。朋友去东南亚旅游也曾给我带回几种唇形科的当地香料配菜,说那几种菜在东南亚很常见,我可以试试种下。 我不是吃货,但依然抵不住荆芥味道的诱惑。荆芥对我就是老家,是老家的味道,是母亲饭菜的香味。 曾经问武汉生活的婆婆,问他们吃过荆芥吗?她们大多木然,对这个词没有太多的概念。看来,老武汉是不怎么吃荆芥的,不然各个菜场,酒店也不会没有它的踪影。在湖北十余年,唯一一次吃到荆芥是07年帮朋友去京山(随州)带小学生的夏令营,吃到了用荆芥做的红烧鱼,原因是老板来自河南南阳。 几年来一直盘算着买点荆芥种子在自家阳台上种上一些,但一直未能实现。今天我第一次在菜篮子工程的菜贩车上看到了荆芥,喜出望外,索性买一把,回去种上,掐着吃,应该可以吃到夏末吧。在老家,荆芥是夏天伴凉菜或做面的必备的香料。凉拌黄瓜,蒜茄子,配点荆芥进去味道诱人了不少。即使是纯粹的荆芥,用盐、醋、香油拌一下,对我来说已是上好的人间美味。 图片来源:见水印 城里寸土寸金,老家不缺的就是土地,所以家里的荆芥大多都是自己种的。在自家小院辟出一平米的地方散点种子,让其自由生长。每次吃,去畦子里掐点新长出来的荆芥嫩叶,放在碗里,过水就可以下锅或伴凉菜。母亲做豆角菜,一般只是放八角与油盐,但我特别喜欢再多放一些荆芥。我喜欢荆芥的味道。 问家里的二弟,今年母亲是否种了荆芥 他说种了 我说,给我拍几张照片 他说好 远处墙上还能看到我写的“家和万事兴” 河南南部的信阳,他们除了吃荆芥,也吃藿香。用藿香叶做鱼块,美味无比。每次去鸡公山出差,住清泉宾馆旁边的冯叔家,我都会让阿姨给我做这个菜,这一吃就是十年。 荆芥,其貌不扬,但它给我留下了太多的味道和思念。现在算来,我已经一年多没有回老家了。六月,收麦子的时候,我想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母亲,看看今年的荆芥是否依然种在厨房后面的空地。回家尝尝母亲做的豆角菜,凉拌黄瓜,蒸茄子,回家喝一碗母亲做的面,再加一点荆芥在里面…… 我是小道士,这是年与您相伴的 第48篇小文 生活,像花儿一样 采花小道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xw/6948.html
- 上一篇文章: 告诫大家每天吃1个胜吃10个苹果降脂
- 下一篇文章: 荆芥炒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