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受伤,伤口该如何急救处理
前天晚上,急诊外科送来一位老太太。老太太92岁,在摔倒后眉弓受伤,股骨骨折,出现恶心呕吐。先后在当地诊所,医院处理后,因为年纪大,病情复杂,于夜间转送来我院急诊。 我要打开敷料看伤口,家属们反复阻拦,不让我动伤口,说当地诊所医生已经处理过了,医院的医生也挺她们的话,没打开看过。 我坚持要看到伤口,因为,即使医生处理过了,在病历书写上,我也要描述伤口的大小情况啊,我没看到伤口,怎么描写? 最终,我打开了老太太的伤口敷料,伤口的情况让我大吃一惊。 老太太的右眉弓4cm长伤口,不规则,伤及骨质,伤口上还撒了一层厚厚黄色粉末,没有缝合。 我瞪了家属一眼:“这伤口,不缝合,怎么长得好?谁在她伤口里撒了药粉?” 家属说是诊所医生撒上去的,医院的医生也没看伤口。 上图是我和眼科医生用了cc生理盐水后,老太太的伤口。我们可以看到,老太太的伤口内还有好多黄色的粉末,我们只能把粘有药粉的组织剪了再缝合了。 这是常见的日常受伤后,普通人包括一些不合格的基层医生习惯的伤口处理方式,这也是错误的处理方式,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日常受伤后,我们该如何应急处理伤口? 伤口的处理是外科的一门大学问,不同的伤口有不同的处理原则。本文是在多年临床见闻的基础上,为非医学专业的人量身定做,力求把医学原则化繁为简,实用为上,因此,挂一漏万之处,敬请谅解。 我把现场紧急处理伤口的方法概括为四个原则:妥善止血、保持清洁、妥善固定,立即就医。 下面我就这四个原则依次来展开说明。 一、妥善止血。 我把出血分为四肢大动脉出血、头皮撕裂大出血、普通伤口非大动脉出血三部分来介绍。 A、四肢大动脉出血的应急处理。 年12月26日,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广为流传的视频,一个人在酒桌上砸酒杯,割破了自己手腕附近的尺动脉,几分钟内,大出血而死……伤者已逝,我甚痛心。 类似的悲剧很多。 四肢大动脉割破后,如果现场急救不力,伤者往往会大出血而死。今天,我介绍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会的四肢大动脉破裂出血,或者肢体横断时的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可以使用医用绷带、丝巾、丝袜、围巾、耳机线,手机充电线等,也可以用衣服撕成布条。 视频中的笔,可以用树枝、木条等任何可以绞紧带子的材料。 上止血带的地方,必须在出血处的近心端,靠近伤口,但是不要上在关节处。 看到伤口不再出血,说明绞盘已经够绞紧了。 看到伤口还有出血,说明绞盘不够绞紧,要继续绞紧。 上面是我请科里护士当模特,亲自拍的演示视频。 用此法止血,效果很好。用这个办法,没有止不住的四肢出血。即使股动脉被刺破,在大腿根部上此止血带,也能达到止血的好效果。 每个人在平时都可以试一试这个方法。往自己的手臂上绑止血带,绞紧,摸摸桡动脉博动还在不在,动脉博动消失,说明绞紧力度够了,有效。 这个方法,我曾经在微博上介绍过,招来过不少医生和护士的质疑:教科书上说,上肢止血带应放置于上臂中上1/3处,下肢止血带应放置于股骨中上1/3处,尽量靠近大腿根部腹股沟处,此处不但止血效果好,并且不易损伤神经。 作为一个资深的外科医生,如果连教科书怎么写都不知道,我也太对不起自己的专业水平了。 一个资深的外科医生,不但要知道教科书怎么说,还要知道学科的前沿发展到了哪里,还要知道,民众如何才能学到简单实用的知识。 这种绞断血流的做法,最初来源于战地救护地雷炸断下肢的急救。医院,有设备有技术,当然以上臂为准。普通人在野外,就地取材止血为救命,医院要时间,还要考虑缺血的肢体坏死问题,所以能止血情况下,离伤口近一点好。 四肢动脉出血,急救不及时几分钟可死人。止血会导致肢体缺血损伤,靠定时松止血带来解决,效果并不佳又增加出血。最近几年的JAMA(《Journalof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和《MilitaryMedicine》等世界顶级医学杂志有专文介绍。 上面就是JAMA的部分文献截图,这种方法止血效果确切,任何人可以学会,挺好。 B、头皮破裂大出血的处理。 头皮如果大面积撕裂,出血会非常凶猛,真的会因为出血而导致人死亡,因此,我把头皮撕裂大出血做一个单独的介绍。 用衣服撕成条做绷带。注意第一圈绷带经过的关键点是头上隆起的位置:后脑的枕骨粗隆、额头眉弓、双耳上,这样才可能固定住绷带。整个操作过程都要用力绕并拉紧绷带。 上面是我亲自拍的示范视频。我曾多次在路上用此法救人,效果很好。 C、非大动脉出血的伤口的止血。 加压止血就可以了,可以用干净的毛巾,纱布,衣服,卫生巾等物盖住伤口,然后紧紧压住即可。 注意不要使用面巾纸等纸片来压迫伤口,因为纸片会因为血液而溶成碎片,粘附在伤口内,造成清创困难。 二、伤口保持清洁。 保持清洁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现场清洗很脏的污染伤口,另外一方面,不要人为增加伤口内的污染物。 一些伤口有污泥等污染物,或者被疯狗咬伤了,现场用水医院。 不要往伤口内撒任何药物! 民众间有很多流传很多年的皮肤擦伤的处理方法。有些方法是错误的,是认识误区。 误区一:往伤口上撒一些中成药粉末,最常见的为云南白药粉末。这些中成药往往有止血的作用,有些中成药粉末撒到伤口上确实能很快止血,但是这些中成药粉末会使伤口很快结痂。皮肤擦伤的伤口一旦结痂,对于伤口的愈合是很不好的。 伤口的愈合,需要适度湿润的环境,伤口的表面,有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表皮细胞,从伤口渗出来的黏黏的液体里,含有聚集这些细胞予以活化的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使伤口复原和皮肤再生。液体里,还提供给细胞生长需要的养分以及氧气。因此,适度湿润的皮肤擦伤伤口,比干燥的伤口愈合速度要快1.5倍。 另外一方面,中成药粉剂洒在伤口上,形成结痂后,有时候,结痂之下,会有积脓,这样就会破坏本来还活的皮肤真皮层。原本可以无疤痕愈合的皮肤擦伤,就变成了有疤痕愈合了。 不是大动脉出血的伤口,出血不会多,不撒药物,血也会止住。压迫一下即可止血! 不要往伤口内撒任何中成药粉剂。 误区二:往伤口上倒抗生素粉剂。作为一种粉剂,用在伤口上,有和中药粉剂一样的结痂后妨碍伤口愈合的后果。 在大学二年级的暑假,我已经学过了微生物学,知道了有细菌这么一回事。但是我还不懂临床知识。我的手臂擦伤了,在愈合过程中,卫生院的医生,在我的伤口上面撒上了头孢氨苄胶囊的粉剂,觉得那样可以杀死伤口内的细菌,让伤口更加快地愈合。这种做法还在许多卫生院中流行。然而,我很快就感觉到了整个手臂起了皮疹,奇痒无比。我的手臂对头孢氨苄过敏了。 这就是抗生素粉剂用在伤口上的风险之一:很容易局部过敏。严重的过敏反应可以致死! 在这之前,我口服头孢氨苄不会过敏,在这之后,我口服头孢氨苄不会过敏,就是局部使用会过敏。为了验证这一点,我工作后,特意往自己的一个小伤口上试验性地撒头孢氨苄药物,结果还是会过敏。同时同样的药,我口服不会过敏。 我的手臂痒只是局部过敏,危险还不大,可以处理。有些人,在伤口局部使用抗生素药粉,会导致全身性的过敏,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出现意外危险,会死人的! 那么,抗生素粉剂用在伤口上,对伤口的愈合有好处吗? 答案很出人意料,只有坏处。 这就是牵涉到一个组织细胞渗透压的原因。 简单地说,抗生素粉剂需要水分溶解,会把伤口周围的活的细胞里面的水分吸出来,使得细胞渴死。相当于把伤口给腌咸菜了,伤口当然愈合不好了。 如果不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腌咸菜的时候,咸菜为什么不会变质?因为盐度太高,大部分细菌里的水,都被吸出来了。 附图是我在门诊遇到的病人。这个病人是我在门诊遇见的,他的足背皮肤擦伤,本来可以很少有疤痕愈合,在撒了头孢美唑胶囊的粉剂后,变成这个样子,肯定要疤痕愈合了。 误区三:经常往皮肤擦伤的伤口上抹消毒药水,比如碘伏、酒精、双氧水等。 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所处的世界,细菌无处不在。空气中,衣服上,毛囊里,都有大量的细菌。大部分细菌和我们是共生的关系,是正常的菌群,有他们在致病菌不容易定居和繁殖。因此,任何皮肤伤口上,要达到无菌,几乎不可能。你用消毒药水消毒,可以杀死细菌,但是杀死后,细菌马上会回来,于事无补。当然,致病菌感染,伤口有明确的感染症状的时候,比如有脓液,需要用消毒药水消毒伤口。 其次,我们知道,大多数消毒药水杀死细菌的原理,就是让细菌的蛋白质变性。这些消毒药水,能够让细菌的蛋白质变性,也一样会让我们的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变性啊。伤口里愈合所必须的成纤维细胞。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一样会被消毒药水杀死。因此,不要老是用消毒药水抹伤口,除非有明确的感染指征。 同理,不要往皮肤擦伤的伤口抹抗生素药膏,除非伤口有明确的感染指征。 国外的一些文献中,对这一点相当重视,他们在用碘伏清洗皮肤擦伤伤口后,还要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洗掉伤口上的碘伏,以免碘伏残留在伤口妨碍伤口的愈合。 最后,我们来谈谈皮肤伤该怎么正确处理。 对于一般的表浅的皮肤擦伤,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即可。家庭没有生理盐水,用自来水冲洗也问题不大。如果有泥沙等污染物,可以用碘伏清洁消毒后,再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小的伤口,比如面部的擦伤,这样处理一下即可,暴露在空气中就可以了。不需要包扎。有些特殊的地方,比如,冬天时候的膝盖,需要穿裤子啊,那就需要包扎,要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再用纱布包扎,主要目的,还是使伤口保持适当湿润。夏天不穿长裤,则不需要包扎。 特别注意,医生会根据需要来间隔一定的时间换药,一般不需要频繁每天换药,频繁换药,也会妨碍伤口愈合。你可以想象下,刚刚长出来一层细胞,一揭开凡士林纱布,又粘走了,当然会影响愈合啊。 三、妥善固定四肢骨折。 伤员有四肢骨折或者怀疑有骨折,就可以固定了。 开放性骨折的伤口处理,前几步和上面的原则一样,只是要增加一个固定的环节。 普通人,不需要把骨折复位。骨折的现场临时固定,目的不是复位,而是限制受伤肢体的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减轻痛苦、便于搬运,为医院的后续治疗打下较好的基础。固定的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可以用树枝,木头,甚至杂志,只要有一定的抗弯曲的硬度,都可以用来做固定的材料。 上面的图片,拍于年7月28日晚上。那时,我路过浙师大门口,见到一摩托车手因为车祸受伤,手尺桡骨骨折,倒在路上,痛苦不堪。我去路边折下桂花枝,撕下半块毛巾,再用随车所带的绷带固定。(我的车后备箱带有急救药箱。)静待救护车。此法固定,可止痛,免搬运过程中的二次损伤。 四、立即送医。 你如果做到了前面介绍的几步,你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外伤急救志愿者,可以在路上救人了。 做完这些,应该赶快把病人医院来,伤口的处理,很复杂。 余下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医生来做吧。 白衣山猫求打赏,买猫粮!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xw/3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英德的药店已多过米铺居然还有两批次不合
- 下一篇文章: 出乎意料,1张照片的42种后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