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m.39.net/news/a_6320423.html
芝麻,芝麻张卫霞

芝麻被誉为八谷之冠,绝不是浪得虚名。

对芝麻情有独钟,我猜是自打娘胎始,因娘也好这一口。如若再深追究缘由,无非是打小嘴馋贪吃。从长在田里未褪去青绿的芝麻蒴子开始,到被深加工制作成的各种芝麻制品,可能是连锁反应,爱屋及乌,“芝麻”二字,给我非同一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享受,芝麻盐、芝麻酱、芝麻糊、芝麻糖等等,听起来脆生生的,清亮亮的;看上去娇小可人、密实无序也另有章法;闻到醇香绵长、口舌生津,垂涎欲滴;吃起来更是焦香四溢、味道绝美。芝麻,有多少种烹饪法,我对它就有多少种爱法。原生态的也好,深加工的也好,任凭大厨们、大师们对它怎样的压榨、蒸煮、煎炒、烘烤、研磨;无论它呈何态势,认定它了,百吃不厌。尤爱那芝麻盐馅料的炉火烧饼,曾想:小麦和芝麻刚好是错开时令节气的接茬庄稼,一者历了冬春,一者经了秋夏,吸物候四季之精华,取天地寒暑之灵气,佐以炉火烘烤,是因也,才得以有了这人间至味。

孩提时代的我总被大人逼进农田干活,在那季季秋忙时,会有许多意外的天然野食:龙葵、马泡瓜、酸浆(酸泡、也叫灯笼草、东北叫菇茑),甚至鲜湿绿豆、玉米秸。不要说对芝麻蒴子了,豺狼一样,从芝麻颗上粗暴地摘下蒴子,掰扯抻开紧实的半片软壳,巧妙一松一弹,一排芝麻粒就飞落入口,小嚼一下,鲜香郁汁,大饱了口福。

然而,在我们鲁西南地区,芝麻鲜有种植。在那个贫穷的旧时代,老百姓过日子实诚,优先考虑求取吃饱饭穿暖衣,所以我们鲁西南人都是从小麦、黄豆、棉花堆里爬出来的,小麦为主食、黄豆多生菜肴以解果腹之困;棉花则托以蔽体御寒;而芝麻在鲁西南地区多少处于有些尴尬的境地,没有形成规范的种植、出产、销售的大规模市场,又因其产量低,被老乡们作为奢侈作物,只在猴年马月,算作后备候补,间或套种、补苗。

稀罕芝麻!稀罕香油!

记得往年在老家时,盛放香油的家什器皿都不一样,豆油,就顺便找一罐子、泵子,有盖无盖均可;而香油则选用吊水玻璃瓶子,橡胶盖,紧实密闭。直到现在还会看到妈妈惯有的动作:滴完香油,将盖瓶盖时在香油瓶沿上用唇一蹭一抿,香油,轻易不舍得吃啊!一点一星都舍不得浪费。

我对芝麻的迷醉缘于姥姥拨乱反正培育出来的口味,小孩子多爱糖,自从品鉴了姥姥的芝麻盐味道,我就不怎么爱甜食了。少时就读的小学学校、姥姥家、我家三处基本成等边三角形,偶有放学时,很任性得作一选择,拐到姥姥家,姥姥家饭早,饭菜所剩无几,于是姥姥就惯常拿出温凉不热的一个杂面馍,从馍底揪下一块,有了个窝,倒过来,捏上一撮盐,倒进一小区香油,递将过来,我左手托着洇了香油盐的馍,右手从馍外圈一小块一小块的揪下蘸上香油盐,吃得喷香,也省得了碗筷盆勺。从此觉得“香油盐”是人间至味,此味只应天上有啊!一次,一朋友六岁孩子厌食,让我出主意,便自以为是地,告知做芝麻盐馅料的形如象棋状的小烧饼,谁知并不奏效,猛然想起时代不同了,人们的口味也变了。

爱芝麻。不止因它的果实芝麻粒的醇香气味,世间万物,大多一旦粉身碎骨,则香消玉损,而小小身躯的芝麻,哪怕被吨位最重的石磨碾作粉沬,也只有香如故,正应了那句浓缩的都是精华,大概也因着这孤高雅洁的志趣,俘获鄙人的芳心。

芝麻,其植株也不同凡响。芝麻植株自幼苗开始就笔杆条直,节节向上,生机盎然。芝麻杆中空笔直带棱角有沟槽,中规中矩,纪律严明,绝无旁枝侧芽,正气凛然,似一位钢铁战士,对,就像是咱们的三军战士。

芝麻开白花,朵朵小巧的喇叭花和枝枝芝麻蒴交互紧盘茎秆,相映成趣,密密地悄然绕秸拾阶而上,一节高过一节。一茬一茬花落,换作一梭一梭蒴果,那饱满的蒴蒴顶端冒着尖尖,基部收得臀圆,硬实的外壳里面便是芝麻粒的藏身之处,密密的整齐的两列各处一室,沐浴着秋日的阳光,渐渐褪去青绿,待干透,壳干裂,即可脱壳归仓。

因芝麻种植大多房前屋后、地头沟边那些不成气候的小块田里,零星种植,收芝麻便舍不得占用一个优质整劳力,多是妇女为之。不像割豆子、砍棉花材似的大活,需要更隆重的仪式感,礳好镰刀备足晌午头的干粮,要每家每户的优质劳力,攒足一膀子使不完的力气,在那大块农田里弓腰撅腚几个时辰。记得,那时,爹作为优质劳力去干大活了,娘就凑饭前饭后的零散时间去收芝麻。收芝麻又是个细活,为防芝麻粒过多地从裂口窜逃撒落,割刈植株也好,手搉植株也好,都要小心翼翼,束扎成小捆,于田间或院落,围架成中空的棚架以利通风暴晒。

择日,娘把植株上残留的枯烂败叶巧妙地轻扯摘净,只剩下齐整的芝麻蒴杆了。这下,一切事宜好似已化繁就简了,该娘大显身手了,小时候最爱看这出好戏:娘一手掂起干透的芝麻捆,倒腾倒立,垂向事先铺好的大胶塑包,一手持小木条有节奏地轻轻敲打芝麻杆,接着一阵蚕噬桑叶的窸窣声,芝麻粒便纷纷弃甲而落,胶塑包上很快就叠落上一层盈润的芝麻粒。已徒有其表的芝麻杆,空空如也,但其价值远没有挖掘殆尽,被主人仔细地收藏在屋檐下,静候在婚庆、年节的重要使命。你可知?取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美好寓意,燃着的芝麻杆围着婚车燎一圈,预示着日子红红火火;过年祭奠灶王爷,也点芝麻杆,期冀这一年更比一年好。

芝麻颗浑身皆宝。芝麻叶、芝麻花、芝麻杆、芝麻仁,老百姓,无一不爱。芝麻叶焯水晾干,储存数月,做包子、水饺的馅料,或做芝麻叶面条的配菜,这也是在一次笔会上,听河南笔友说的呢,我们鲁西南人不知芝麻叶可吃,但很受河南人民的欢迎;芝麻花,揉碎挤汁,涂于患处,可治秃发、白癜风、冻疮、雀斑;芝麻秸秆是上好的燃料,焚烧后的灰成上等的肥料;芝麻仁磨成的香油更是人间美味,以前,没有润唇膏,嘴唇干裂、手脚皮肤皴裂,都会涂点香油加速愈合。

在我看来,芝麻可以和任何高低端食材相配,英雄所见略同,各大菜系的大厨也喜欢把芝麻作为提味增香的佐料。芝麻,在我心目中,它是无所不能的,且看我一一枚举芝麻的功效与作用:一,美容护肤,因其富含维生素E和芝麻酚;二,补血降脂,因其富含蛋白质、钙、磷、铁;三,减肥瘦身,因其富含丰富的胆碱肌糖;四,润肠通便,因其含膳食纤维;五,乌发生发,因其富含黑色素。

常听俗语道:“芝麻地里的黄豆数你最大”,“陈谷子烂芝麻的小事”,可见芝麻的形体之小,形如针鼻,体如虱、蚁,但绝非苟同于虱、蚁所干的勾当,台架可是经济作物里的名门闺秀。

芝麻用于烹炸食品,调制凉拌菜肴,鲜香味绝佳。大厨的小心机:菜品出锅撒上芝麻?一道道菜品于圆盘之中,如同航拍的气象万千、皓渺璀璨的苍穹,芝麻浮其上就是那点点星光,熠熠生辉。我对芝麻盐碎更是没有任何抗拒力,刚焙出锅的芝麻粒腾出浓浓的焦香味,倒出铺陈在案板上,拿擀面杖滚压一番,掺入食盐拌匀,芝麻盐就爐好了,晾凉,可即食,也可储藏以备不时之需。对芝麻盐的厚爱也成就了我烹饪技艺的一套路数,但凡是道菜,不论隶属于哪门菜系,出锅之际必撒白芝麻提味;偶有主厨翻车时,便好多加芝麻香油或撒大量芝麻盐补救,真所谓芝麻在手,美味不愁。长大离家求学时、工作出差时,还多有随身携带上一瓶妈妈亲手爐的芝麻盐,后来,芝麻盐就扯出我浓浓的乡愁乡恋。

妈妈最了解孩子,也最懂孩子的口味,一句“快起床,妈妈刚爐好了芝麻盐”,对付赖床的我,这招特灵。一碟芝麻盐,俘获了童年的我,少年的我和中年的我,继续俘获我的一生。人生旅途或愉快,或寂冷,每到一地,我都惯常寻当地芝麻盐馅料的烧饼,每每享用美味之时,对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又多生发了一份崇敬,遍尝草木,以身试险,发明农业,才得以有了这人间至味,当然这只是传说,正寄托了人们对大自然的馈赠的满满感激之情。感谢大自然对食客的馈赠,一瓶芝麻盐、一盅小磨芝麻香油,足以慰一生!

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说:八谷之中,唯此为良,仙家做饭饵之,断谷长生。

芝麻,于五谷杂粮中,出尘标格,果然名不虚传。愿余生能多吃上几次那魂牵梦萦的芝麻盐馅料的烧饼。再次喊话众吃货:面食类中,好吃不过芝麻盐馅料的烧饼,附带嘱托句:刚出炉的烧饼,趁热吃,焦香酥软,吃它个酣畅淋漓!

到海枯石烂,到海角天涯,依然喜爱芝麻!

作者简介:张卫霞,笔名文行我素,山东济宁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为师,但求志洁行芳;为文,但求如琢如磨;为人,但求从简从素。

——精彩回顾——

张卫霞:原声村庄散文荟

张卫霞:门槛原创张卫霞:流转岁月话父亲散文荟

张卫霞:捉金蝉“立白杯”颁奖专刊

张卫霞:缘定鸡公山小说林

张卫霞:诗人新华彩的爱情家乡的美食特刊—

张卫霞:济宁的特色早点——糁汤配油饼“滹沱河文学”笔会征稿启事

记录时光梦影,书写锦瑟流年。

我手写我心,遇见即是欢喜。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为了“文学”这份热爱,“滹沱河文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gx/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