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朝圣
5月9日,我随荆门市老年体协组织的“红旅团”踏上了红安这片滚烫的革命热土。 记得年,在我任市文化体育局局长期间,我市举办了荆门首届“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轮值主席(另一位是中国社科院庞朴先生)省社科院研究员,全国楚文化研究首席专家张正明先生说:荆门是老莱子隐居的地方,是郭店楚简出土并珍藏的地方,是陆九渊讲学的地方,我们来到荆门有"朝圣"的感觉。这是哲学思想文化之圣。做为荆门人,听了这番话,实在感到自豪。 但我这次到了红安,心里却有另一种“朝圣”的感觉:那是革命与英雄之圣。 徜徉长胜街,瞻仰英雄纪念碑,漫步革命重镇七里坪,虔诚观看红四方面军纪念馆文字图片,凝神静气聆听讲解员讲述李先念等革命家的英雄故事…… 一幕幕让人感慨不尽,心潮难平。最让人震撼的是小小黄安,竟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献身十多万儿女。王树生同志是他们家参加革命牺牲17人的唯一幸存者;徐海东大将家族67人参加革命,牺牲66人,近亲27人,他也是唯一幸存者。纪念馆两面墙上,一面是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幸存者,一面是在黑暗年代就倒在敌人枪口下的烈士们。看后真让人敬仰不已,唏嘘不已。 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是当年红安儿女的豪情壮志与心声:“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山林岩洞是我的房,青枝绿叶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粮,共产党是我的亲爹娘。哪朵葵花不向太阳?哪个穷人不向共产党?任凭白匪烧我的房,抢我的粮,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鄂豫皖根据地人民传唱的游击队歌)“树也砍不完,根也挖不尽,留有大山在,到处有红军。”(鄂东北根据地人民传唱的红军游击队歌)。 在红安我就想,离开红安我还在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像荆门这样的哲学思想文化的圣地固然重要,且特别重要,因为这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与智慧的理性高度。但仅仅有这些决不能撑起一个国家民族的辉煌大厦!想当年,硝烟遍布神州,鲜血浸红中华。铮铮铁骨的像红安儿女式的中华儿女,迎危难而上,去生死而搏,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华民族不曲(刻意用这曲字)的脊梁,使中国在亡国灭种的危境中坚挺下来!红安儿女以玉石俱焚的决绝,兑现捐躯赴难的豪情!国家危难方显出英雄本色,民族罹难,正道尽中华风流。 在红安,我看到的决不是所谓历史书上说的,不是雄才大略的君王,不是定国安邦的文臣,也不只是骁勇善战的武将,更多的是真正的英雄主体——普普通通却气吞山河,气冲星河的红安儿女,好多烈士连姓名什么都没留下。 我又想,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这样智慧与英雄的圣地和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正是有如红安英雄们的慷慨赴难的英雄气概,特别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的大有作为与英勇奋斗,才有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今天的强起来!我们有幸降生在这个时代,想想我们半个多世纪的生活起居出行等平安无虞,安稳幸福,想一想,都不是有如红安英烈们用生命与鲜血换得,我们真应该端起碗吃肉,放下碗感恩记德,永远铭记他(她)们的不朽功绩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如今,当年撕碎我中华的列强,仍虎视鹰瞵,容不得我中华复兴!古人说:“以吾之善德,感恶者自从善;以吾之善威,使恶者惧从恶!”当年,毛泽东主席就是这样做的,如今,党中央正在这样做:既讲“善德”,更具“善威”使图谋害我中国之恶者不敢轻易从恶! 作者:张四海本协会顾问 图片来源:张四海本协会顾问 本期编辑:魏萧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cd/4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玉轻松温馨提示您月经量决定着女人的生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