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血压型鼻血不止的多种治疗方法二
任何疾病的出现,首要建议仍是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诊治。然而,若因特殊情况无法就医,以下方法或许能为你提供紧急援助。 (一)救急三部曲泄压。这是急性高血压型鼻血不止的关键治疗步骤,主要包含两种方法。 首先,通用法即针刺脚趾和手指尖的穴位。脚趾尖的“气端穴”和手指尖的“十宣穴”被广泛应用于中风急救,而高血压型鼻血不止与中风在病理病机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通过在这些穴位上点刺放血,可以迅速降低血压,达到“泄压”的目的。 具体的点刺放血方法为:找到相应穴位后,轻轻揉搓至充血发红,用酒精消毒,然后用小号三棱针或验血糖的采血针快速点刺,并反复挤压穴位以排出数滴绿豆大小的血滴。若挤出的是颜色较深的瘀血,则应尽量多挤几滴至血液颜色转为鲜红。 在实施针刺时,顺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建议先刺脚趾的气端穴,再刺手指的十宣穴。先刺右脚的气端穴,再依次刺左脚;而在刺十宣穴时,也建议遵循先右后左、先外侧再内侧的顺序。这样的顺序选择不仅符合中医的经络理论,还能更有效地引导气血下行,从而降低血压、缓解症状。 第专刺法。一是经络专刺,如针对肝经(胆经)的专刺,包括针刺肝经的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以及胆经的阳陵泉穴等,旨在调和肝脾、疏肝解郁,从而息肝风、疏肝气。二是疾病专刺,如治疗高血压的专刺,包括针刺耳尖、耳背经脉,以及曲泉穴和公孙穴等,以立即降低血压。 关于专刺等针对性处理,值得一提的是,《求医不如求己》一书中介绍的案例。该书第二册第4-5页载,一小朋友连续几日每天早晨流鼻血,通过在左臂心包经刮痧一次即愈。书中指出,“胆经抒肝经之气郁,心包经通肝经之血郁”。虽然这一说法有待探讨,但心包经刮痧治疗鼻出血尤其是左阳不升的鼻出血(如早晨鼻出血),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从肘部往手掌刮痧并放出些许血液,让心包经的经气下行,从而疏通了手厥阴心包经的通道,使得足厥阴肝经能够顺畅上升。 强调一点,对于此类鼻出血,“泄压”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步骤。若体内的压力没有其他释放途径,便会顺着鼻腔外泄。此时,仅靠塞鼻腔或所谓的“堵出血点”的方法,无异于“掩耳盗铃”“缘木求鱼”“舍本逐末”。 第吞服保险子。保险子,这一小瓶装的云南白药中的红药丸,被誉为“救命丹”,在出血证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效果。据百度百科记载,保险子不仅能治疗鼻出血和痔疮出血,还能用于其他多种出血情况。在鼻出血或痔疮出血时,每日服用两次,每次一粒,即可迅速发挥止血和镇痛的作用。 第冲服三七粉。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只需用温开水冲服适量三七粉,每日2-3次,每次4-6克。相较于单纯冲服三七粉,与云南白药一同冲服效果更佳。 第煎服应急草药。平时可以准备一些红药子和断血流以备不时之需。这两味草药被证明具有强大的止血功效。根据湖北周正祎老先生的经验,红药子甚至能治疗严重的出血情况,如红崩出血等。使用时需注意用量和煎煮方法,以确保安全和效果。同时,对于脾胃虚寒或脾肾虚寒导致的久泻、久痢不止,可以加入粳米和炮姜来增强疗效。断血流的用量则根据情况适量调整。 第灸刺穴位。在《求医不如求己》第二册第53页中,提到了隐白穴,这个穴位位于足大趾趾甲根的内侧角,是脾经的井木穴。由于脾经属土,而木穴通肝,因此这个穴位不仅善止血,还能治疗多种出血情况,如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等。通常,可以用艾条或香烟在穴位上方距皮肤-2厘米处进行灸治,直至皮肤发红。此外,常揉隐白穴还可预防流鼻血。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脾经的穴位,灸法往往具有补性,因此对于鼻出血的情况,如果没有先进行针刺“泄压”,灸法可能不太适宜。 另外,《求医不如求己》第二册第55页还介绍了血海穴,它位于屈膝后的髌骨内上缘2寸处。这个穴位能治疗各种与血有关的疾病,无论是出血、瘀血还是贫血等,都可以选用此穴进行治疗。虽然针刺也是一种选择,但笔者更倾向于使用灸法。然而,灸法多为补性,对于鼻出血的情况,若缺乏前述的针刺“泄压”,其效果可能并不稳固。 综上所述,对于鼻血不止的问题,“止血法”只是治标之策。若要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还需结合前述的“泄压法”。同时,针对降逆气的问题,提供了两种实用的方法:一是药膏贴穴法,二是热水泡脚法。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引导阳气下行,调和肝胆、脾胃,从而帮助鼻血下降。但同样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方法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面两种方法的应用。[]《求医不如求己》第三册80页《肝经大药房——保命的万灵丹》指出,当人体上火导致鼻出血时,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过流鼻血将体内的火热之邪排出体外。然而,鼻出血虽然能保护其他重要脏器免受损害,但毕竟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多揉行间穴可以帮助散去心火,从而缓解鼻出血的症状。 [2]《求医不如求己》第二册5页《群英荟萃——结拜胆经上的五大英雄之穴》提供了关于胆经穴位的信息。 [3]《求医不如求己》第二册46页《肝经的五输穴是我们消解生活压力的本钱》以及第三册78页《肝经大药房——保命的万灵丹》等章节,深入探讨了肝经穴位对于消解生活压力的重要性。 [4]同样在《求医不如求己》第二册46页,《肝经的五输穴是我们消解生活压力的本钱》进一步强调了肝经穴位在应对生活压力方面的作用。 [5]《求医不如求己》第二册55页《治疗一切慢性病的关键就是健脾》则着重探讨了健脾在治疗慢性病方面的重要性。 [6]《每周一穴隐白》(医院医院中医科)提供了关于隐白穴的详细信息。 [7]在《求医不如求己》第三册79页的《肝经大药房——保命的万灵丹》中,图右下角指出大敦穴与脾经的隐白穴配合使用,止血效果显著。但需注意,此说法主要针对女性崩漏,若用于治疗高血压型鼻血不止,建议先进行针刺“泄压”。 [8]同样在《求医不如求己》第三册3页的《肾经大药房——激活先天之本,何惧疾病衰老》中,介绍了如何通过在脚心上敷大蒜来止血,但需注意敷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脚底起泡。 [9]此外,《求医不如求己》第三册3页还探讨了涌泉穴在高血压治疗方面的应用。古人常采用药敷的方法来稳定血压,如将吴茱萸打成粉后调醋和成泥状,糊在脚心上,以引火归源。但需注意,单纯揉涌泉穴可能效果不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cd/12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灯笼花草的多样功效与药用价值探索
- 下一篇文章: 多种蔬菜和素菜谱,助力降三高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