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是豆豆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里的男主角,改编成电视剧《天道》后,由王志文饰演。

他是一位商界精英,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思考。对于这个人物,言语道断,一说就错。

助手肖亚文说:他是魔,是鬼,就是不是人。他与正常人的思维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是还有点道理,像魔。柏林有个居士说他是极品混混。

朋友韩楚风说:元英这个人不太容易说明白,不凭点什么,就只能是一个越说越大的问号。至于评价他这个人,有一句话就够了,那就是——他是个明白人。

而女友芮小丹说:他不只是会扒拉铜板,还会扒拉灵魂,像个精装歹徒。

伯爵公司市场调研部部长刘家明说:真正了解丁元英的人都对他有一个共同评价——鬼才。

商界鬼才

首先,小编就先通过两个事件,说说丁元英商界鬼才的一面。

事件1:他操盘私募基金,不到一年狂赚2个亿

他用万马克、万美元的私募资金,经过11个月的运作,在获得了万马克的净利润之后,和资本方停止了合作。用他的话说,这种行为是从狼嘴里夹肉,得适可而止。都说商场如战场,可私募资金这个仗已经打不下去了,那不是打仗,是屠杀。中国的股市何以成了一台取款机?谁破译了文化密码谁就能开箱取钱。

事件2:他主导了“杀富济贫”的王庙村扶贫模式。

芮小丹为了能把丁元英在古城多留些日子,给自己留个念想,让自己知道有个人曾经这样爱过他,就向丁元英要一个礼物——在贫困县里最贫困的王庙村给她写一个神话。

这样丁元英就开始了他那鬼斧神工般的“杀富济贫”的大手笔。丁元英考察音响烧友情况、王庙村的情况,做了个“开发王庙村的廉价生产力资源,拉动王庙村的经济,给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一个成就事业的机会”,请芮小丹的饭店合伙人、同乡欧阳雪做投资方的绝对控制人,而他本人只作为欧阳雪的股权代理人,参与整个过程,无实际利益勾结。

王庙村有音响箱体生产基础,木工是王庙村青壮年的看家手艺,廉价劳动力是最大的资源。丁元英锁定了音响箱体,就延伸到了音响上面,中国最大的Hifi音响公司——乐圣,就进入了丁元英的视野,一场博得美人一笑的“杀乐圣济村民”的游戏就此拉开了序幕。

他借用乐圣的矛,在北京摆摊儿,用柏林、伦敦、巴黎三个城市当托儿,让斯雷克公司当打手,让法院、媒体起哄,让伯爵电子公司落井投石,从乐圣公司碗里化缘,最终以格律诗和乐圣联姻共进,乐圣的创始人林雨峰自杀而落下帷幕。

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时间与空间的协调、看似平庸而大智若愚的招数……就这么在不知不觉里融为一个期望的结果,这需要多么严谨的思维和对繁杂事物的精确判断。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丁元英这招杀富济贫设计的精致!

世俗的敌人

接下来,小编就结合小说和电视剧,说一说这个神秘人物“不是人”一面。

首先我们看看他的居住环境:卧室一张大床,床单洁白、平整,被子叠得方方正正。东屋一张特大的石面茶几,一套大得像单人床一样的藏蓝色布艺沙发。客厅一套音响,一张同样像床一样大的双人沙发,一张与东屋一模一样的茶几。

房间里惟一能体现一个“多”字的是客厅里的那套音响,金色华贵、做工精湛。房间里没有任何点缀,找不到一件多余的东西。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越是头脑简单的人越是需要点缀和填充,而头脑复杂的人则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由此可略知他这人是个心事有多多、脑子有多复杂。

他前妻说他永远都不会跟你吵架,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于跟你讲道理,包容到让你自己觉得低俗、自卑,当你快要憋死、快要疯掉的时候,你能想到的就只有一个字,逃!

这也许就是尼采“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的现实根源,也是对他“不是人”的最好阐述。

《天道》在对于原著《遥远的救世主》改编中,增加了一个书中没有的情节:丁元英父亲由于医院,右边的身体已经没有了知觉,左手一直要去扯氧气管。由于病情严重,父亲已经无法说话了,只能泪眼看着丁元英。医生给的结论是,能救活的希望不大,即便能救活也是植物人;根据以往的病历,有的病人用呼吸机维持了半年,才去世。

结果在这时,丁元英很理性的说了一句“不是人”的话,“怎样才能让父亲去世?”,让人大吃一惊。他的母亲也怒怼他:“那可是你爸,拔管子这种绝情的话,你也说得出口,养儿防老,他就落了这么个下场。”丁元英的话看似无情,却并非无情,他只是想让父亲有尊严的离开。他要拔管子的选择,看似离经叛道,实则饱含对传统养儿防老的功利观念的批判,以及对传统伦理道德中生育、母爱和孝道的思考。

丁元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被常人所理解,所以他与世俗格格不入。

真正的明白人

丁元英他本人有着自己的生活准则,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知道事该怎么干?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

第一、他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

在私募基金正在盈利势头上,他说停就停了,缘由仅仅是“我是个中国人”。私募基金在他的操盘下,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商战,而是对国内融资市场的屠杀。为此,有人骂他是汉奸,带着德国人掠杀中国人,用国际游资扰乱国内融资市场。

他只是面无表情的说了句:“汉奸好歹也是人,比骂我不是人的总好点,知足了。”他也表示,利用“破译文化密码”开箱取钱这种掠夺的好处越多,心里就越不是个滋味,这时候不用你跑到纽约、柏林,你就是站到长城上也会想到,我是中国人。

第二、他是个能战胜欲望的真君子

丁元英对于女人,不管怎么尊重,都掩不住骨子里对女人的害怕和鄙视,他不想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但对芮小丹却动了真情,因为无招无术的感情,只剩下一颗真心。而在芮小丹拉开腰带,抛掉自己的廉耻,“履行个程序”时,他承认,他是人,还没有进化到此时此刻可以无视本能。

但是,他觉得自己何德何能敢领受上苍这样的恩赐?他只不过是个略懂投机倒把之道的混子,充其量能挣几个打发凡夫俗子的铜子,给不了芮小丹“雄性文化的魂”,于是起身而去。在这里,他能超越本能,战胜欲望,做到了用灵魂而不是肉体的快感去理解女人的圣洁,乃一位真君子。

第三、他是个看事透彻的明白人

丁元英在看事透彻方面的事例太多,这里仅以替韩楚风谋划接任正天集团总裁一事展开讨论。正天集团的总裁病逝,在遗嘱里提名韩楚风为总裁候选人。但提名并不等于决议,两名副总裁也是理应的候选人,这事在正天集团高层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而丁元英的看法是“不争即争”,让两个副总裁之间的争斗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让他们去内耗,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企业必会蒙受损失,董事局会看清谁是争权的,谁是干事的,自然就众望所归,成为真正的赢家。

他对此事的解释是两个副总裁的争斗是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若韩楚风起初就登台争位,必然促使对手结成联盟,沦为牺牲品。事件最终完全按丁元英的推演而发展。为此,韩楚风愿赌服输,给他一辆70万元的宝马汽车。

土匪级的音响玩家

丁元英作为一个明白人,除了沉迷于思考之外,还是个土匪级的音响玩家。

都说文如其人,那玩音响的,就是声如其人,文化、气度、财力都在里面。丁元英在古城的居所中,一套四十万元极品音响与大量进口原版CD唱片藏品,尽显奢华。

芮小丹第一次在丁元英那儿听《天国的女儿》时,就被深深的震撼了:一个纯净到一尘不染的女声仿佛从天国里倾泻而下,仿佛是一双上帝的眼睛怜悯地注视着人类。她骤然有一种灵魂之门被撞开的颤栗,又感觉自己像一个失重的物体被一种神秘的引力带到了没有现在、没有未来的时空……

她心里在惊叹:人原来还可以这样活!灵魂原来还可以这样滋润!并因此萌生了买一套音响的念头,一段天国之恋也由此开始。

发烧友叶晓明拜访丁元英时,也是被那套音响迎面撞呆了,他像朝拜一样走过去,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入神地观察每一个细节,那情形,就像收藏家发现了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古玩。他对芮小丹说,丁先生的音响已经超出了音响技术的范畴,是境界,是气度。

在叶晓明、冯世杰和刘冰在丁元英家商议扶贫公司筹备事宜时,也乘机过了一把音响超级玩家的瘾钢琴是一粒一粒的脆,小提琴油亮油亮的像抹了油一样。刘冰不禁感叹,好音质是凭银子拼出来的,听这套音箱真是灾难!

如果说这是丁元英的物质境界的的话,那么,他对音乐的认知境界同样让人惊叹。从与冯世杰对《流浪者之歌》的探讨中可见一斑。

《流浪者之歌》有穆特、弗雷德里曼和海飞兹三个版本,发烧友冯世杰对穆特小提琴版的《流浪者之歌》情有独钟,还专门跑到北京去看她的演出,而丁元英的评价却是,不足以冠一个“好”字,她在诠释悲凉、悲伤、悲戚多了点宫廷贵妇的哀怨,少了点吉普赛人流浪不屈的精神,上帝给予的性别底色的脂粉气始终没有抹去。

丁元英曾经规划的理想活法中,音乐也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等他有了钱,就在柏林近郊买一套房子,做一个特别隔音的听音室,把音响调到听力的极限,享受至真至纯的音质,在排山倒海的音乐中,到达没有现在、没有未来的时空……

英雄文化的践行者

电视剧《天道》是难得一见的良心之作,演员演技精湛,台词内涵深厚。本期小编从主人公丁元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入手,通过“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的格律诗扶贫事件,扒拉扒拉他作为“大智大爱”英雄文化践行者的独特魅力。

丁元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有一种自卑感,成见是渗到骨子里的。他认为透视社会有技术、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底是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他以为,释、道、儒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传统观念有一个死结就在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

他认为穷人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世主的文化价值判断体系上。于是他在设计、主导、开展“杀富济贫”的格律诗扶贫时,把几个发烧友和农民的生产分离开来,允许几个股东去爬井沿看看,而对于农户,从基础上就不给他们期望天上掉馅饼的机会,让他们接受市场经济的生存观念,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农户的房屋、场地和闲置劳动力,通过“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人家受不了的罪,做人家做不到的成本和质量”,实现增收致富。

韩楚风在评价丁元英的扶贫事件时说,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个层面:一是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二是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三是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丁元英为红颜知己奉上的礼物,表面看是行善积德的杀富济贫,实质却是打破传统的文化观念,引发社会有识之士对贫者得救之道的讨论,走大智大爱的英雄文化扶贫之路:

发烧友叶晓明因“精明”出局,刘冰因“贪婪”自杀,冯世杰因“实在”获得相应的股份。而乐圣和格律诗公司之间经过三轮艰苦谈判,乐圣公司分别与格律诗公司和王庙村生产专业户达成一揽子合作,既打通了产品的营销通路,又保护了王庙村的产业体系,突破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方式,用“扶贫先扶心,治贫先治愚”的“造血”式的扶贫,引发社会有识之士对贫者得救之道的讨论,警示农户从“根”上去改变他们的文化属性,不从井沿上掉下去。

同时,也为世人揭开了“改命”的法宝——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让无数人从中觉悟受益,甚至因此翻开人生新的篇章。

上述仅仅是我对天道的一些粗浅认识而已。这本书的寓意非常深刻,如果你想要取得成功,首先要从自己的内心做起,让自己也能拥有高人的思维方式,并不断地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成功。

对于想要学习高人的思维模式,学习经商智慧,想要通过《天道》中的智慧让自己的事业发展更好的朋友,除了看电视剧,也一定别错过这本《天道》的原著小说《遥远的救世主》。

电视剧播出的时候为了通过审核,删减了很多小说中的内容,比如:丁元英跟韩楚风抨击传统文化,丁元英去五台山跟大师论道等等,这些在电视剧中就是一闪而过,但是小说中都有详细的对话,大家读一读,一定受益匪浅。

这部小说最经典的其实并不是故事情节,但是电视剧却只保留了故事情节,很多智慧都没有展现出来,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的“天道”智慧,通过看电视剧是没有办法感受到的,只有通过小说才能更完整地了解作者传达给我们的深刻道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除了这本《遥远的救世主》,还有作者另外两部同样经典的作品:《背叛》跟《天幕红尘》,这三部小说被读者成为“豆豆三部曲”,这三本书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味,里面满满的都是豆豆关于经商的智慧,相信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一读豆豆的作品,能够让大家在迷茫的时候拥有新方向,在失意的时候找到重新开始的力量,让大家在商业竞争中更有底气,在通往成功的道路更顺利。

喜欢的朋友点击下方,即可购买“豆豆三部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anxueliu.com/dxlcd/10282.html